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北美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课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06-25    文章录入:    点击:[]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滑铁卢大学为例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摘 要:麻省理工学院与滑铁卢大学是北关两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二者都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两所大学在人文教育课程结构、课程选择、修读要求上呈现出差异性,但在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对理工学生的培养、重视沟通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比重、重视专业实践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等方面呈现出共性。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课程;北美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和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UW)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这两所大学虽专于培养理工人才,却极为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笔者以这两所大学为研究样本进行人文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北美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共同特点及基于国别差异而呈现出的校本特色,为我国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一、学校使命与培养目标

(一)MIT的使命与培养目标

MIT自建校至今,一直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引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这种不拘泥于传统,不断改进,敢于挑战,永远着眼未来的理性实践,贯穿在MIT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体现于各个阶段与时俱进的办学使命与改革实践中。进入21世纪,MIT提出了“致力于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方面的知识开拓和学生培育,为21世纪的美国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的办学使命。为落实这一历史责任与承诺,MIT认为,必须“竭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将严格的学习、激动人心的发现及多元化校园社区的支持与启发融合在一起,发展每个成员的技能,激发他们的热情,为造福人类而从事创造性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基于此,MIT确立了“向学生提供普遍的、科学的、专业的综合训练,为终身学习和职业成长提供多元思维,使他们成为工业界、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领袖人才”的培养目标。

MIT从学校层面对全校本科生提出的培养要求直接反映在为本科生设计的课程体系上。MIT本科生课程由学校基本要求、专业课程要求和非限制性选修课程要求三个模块组成。学校基本要求(即通识课程要求)包括自然科学课程、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及沟通课程。由三个模块构成的本科生课程体系,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兼顾了专业教育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MIT一贯重视人文教育课程的传统在21世纪的延续与发展。在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导下,MIT确定了当前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交流技能;理解人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知识,并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论、观念、思想体系的了解;认识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这一目标,为MIT建构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选取课程内容提供了依据。

(二)UW的使命与培养目标

UW是个追求多样性与创造性的大学,在其50余年短暂的办学实践中,UW一直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探究精神和自由表达思想的意识作为其教育的根本。这种对教育的追求以及要求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使UW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与社会影响,形成了以“合作教育计划”(Co-operative program)为其最大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在UW出台的“第六个十年计划”(Sixth Decade Plan,2007~2017)中,提出了“追求国际卓越: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抢抓发展机遇”(Pursuing Global Excellence:Seizing Opportunities for Canada 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办学使命,而“追求学术卓越”则成为其实现2007年至2017年办学使命的基石。为支撑“第六个十年计划”提出的使命,UW从学生录取、教师引进、财政支持等方面制定了系列目标与措施,确保UW在国内及国际大学中的竞争地位。

秉承“与真理同在”(In Harmony with Truth)的校训要求,UW致力于培养与形成学生五个方面的基本价值——即按照诚实、真诚、公正、尊敬以及有责任心来培养学生。为此,UW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经验与学术学习互补”的本科生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形成了高等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术课程与工作实践课程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合作教育计划”是UW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平台,它规定学生每隔一定时间(通常为1个学期)交替在工作场地和校园里进行全日制工作(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工作)和学习,以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术学期,能侧重学习到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而在企业实习的工作学期,则能以实践为育人途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及诚实、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在工程学院合作教育计划的影响下,UW原则上要求其他五个学院也实施合作教育计划。以环境学院四年制优等工程学士学位为例,要求学生最低学术学分达到20分,最低工作学分为2.0分。

从其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来看,UW尚未从学校层面对人文教育课程目标做出统一的规范要求,但事实上,UW分两个层面为本科生确定了人文教育课程的目标。一方面,是人文学院为UW提供的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从总体上确定了其课程目标,其具体表述为“帮助学生拥有完满的人生,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思想与力量来塑造自身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准确思考(判断)的能力、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是各学院基于人文学院设置的人文教育课程目标和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要求,来确定专业学位的人文教育课程目标。以工程专业为例,要求学生通过人文教育课程的学习,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理解社会的需求及工程师在社会中的作用与角色,对人类社会价值及科技价值有明智的决断能力。虽然各专业学位的人文教育课程目标有差异,但总体表现为既强调不同领域知识层面的理解与融通,也重视不同专业学位相关能力的针对性培养。

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一)MIT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MIT有关人文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伴随着MIT的变革经历了1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零散的课程设置走向系统化、结构化的建构,从最初的教育理念发展为教育体制的一部分,现已成为MIT培养本科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MIT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是必修课,共分为两部分。一是涉及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基本的人文熏陶,这是人文教育课程的主体。二是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主要以沟通、写作课程为主。每类人文教育课程都有明确的课程学习量要求。

在规定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课程中,MIT又将其细分为分布课程(Distribution Component,HASS—D)、集中课程(Concentration Component,HASS—C)和任意选修课程(HASS Electives,HASS—E)三大类。其中,分布课程侧重拓宽学生人文教育课程横向口径的宽度,拓展学生人文知识的广度;集中课程侧重从纵向切入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人文教育课程知识的把握,延伸学生人文知识的深度。在MIT为全校学生搭建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中,其课程总类基本反映了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领域,结构合理,不同领域课程间比例协调;人文教育课程地位突出,学分约占本科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0%左右。

MIT对学生选修人文教育课程的范围和数量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尤其是细化了学生选修HASS的具体要求。

除此之外,MIT还要求学生在每个学期至少完成1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的学习,规定学生所选的集中课程若与分布课程重复,只允许1门课程同时计入集中课程领域进行辅修。MIT从学校层面规定的本科生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范围、数量、学分规定、修习时间,保证了学生的选课质量与人文教育目标的达成。

(二)UW的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UW尚未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成功取得各专业学位也没有做出全校统一的课程修读要求,这既是UW追求学术自由和多样化的体现,也反映了各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特色。UW的人文学院与社会工作学院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从UW提供的各专业学位课程的列表与修读要求来看,每个专业学位都明确规定了修读的人文教育课程数量与范围,表现出基于不同的专业学位要求选修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的特点,但学生的选课要求均包含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等学科领域。

UW没有从学校层面规划学生修读的人文教育课程,一般将人文学院与社会工作学院提供的人文教育课程,分为以社会科学为本和以人文学科为本两个类别。社会科学为本的课程有: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导论;2.管理科学:包含组织行为学、组织设计思想与技术2门课;3.政治学:加拿大政府及其政治;4.心理学:心理学导论;5.社会学:社会学导论。人文为本的课程有:1.英文:1900年~1960年的英语文学;2.历史:包括加拿大历史人物传记、加拿大殖民地时期与建国时期历史;3.哲学:西方哲学著作第一、二部分。

上述人文教育课程,都是为学生提供的、已安排有固定时间与地点的预置性选修课程。除此之外,为确保学生在工作学期能选修到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UW不限时间与地点,通过网络课程或其他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包括人类学、古典文学、戏剧艺术、东亚研究等十八大类的非预置性选修课程,充分保证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在不同专业学位人文教育课程目标的引领下,UW各专业学位对学生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与修读要求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专业与专业间差异较大。以工程学院工程学士及环境学院工程学士学位2008~2009学年学生选课为例做一比较。工程学院学生要完成工程学位要求,学生必须选修2~4门人文教育课程。而要获取环境学院工程学士学位,则要求学生至少选修2门关于人文与社会科学重要议题、方法论和思想史的课程。

三、人文教育课程的差异与共性

(一)人文教育课程的差异

1.课程结构上的差异

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修读人文教育课程的宽度或广度。MIT有统一、明确的人文教育课程结构,不但从宏观层面架构了人文教育课程结构,还针对人文教育课程中学生必修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课程进行了再细分。这较之UW提供的人文教育课程,MIT更规范、更明确。

2.课程选择上的差异

MIT从学校层面统一规范了学生修读人文教育课程的要求。MIT必修的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权与选择权主要在学校层面,学生选课受到较多的约束;而UW则主要下移至各专业,学生可根据专业学位需求选择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自由度大。UW人文教育课程主要体现为专业学位需求的特点。

(二)人文教育课程的共性

1.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对理工人才的培养

两所大学,尤其是MIT为世界理工科大学提供了文理融通培养理工人才的最好例证。MIT、一贯坚持文理平衡的教育理念,为MIT日渐强大的人文教育课程提供了思想基础。MIT的人文教育课程发展至今,不但呈现出全校统一规划、面向所有学生的特点,而且已形成与专业教育课程地位相当、各执牛耳的态势。UW虽尚未从学校层面规定人文教育课程的修读要求,但基于各专业学位要求为学生设置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及明确具体的修读要求,也反映出UW各专业学位在理工人才培养中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正是两所理工大学兼顾人文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才促成了两所理工大学今日的辉煌及誉满全球的办学成效。

2.突出沟通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中的比重

两所大学均重视理工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这与世人印象中的理工大学只重专业技术训练而轻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看法大相径庭。作为MIT的本科生,在规定必修的12门人文教育课程中,4年间需修满4门沟通写作类课程,占MIT人文必修课总量的l/3以上。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必须选择2门学校规定的写作沟通类必修课程,三四年级学生修读2门专业类的写作必修课程。MIT对写作、沟通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UW各专业学位同样重视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如环境学院就设置了公开演讲、人际沟通等基础技能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本科二年级前,在英语写作技巧方面达到英语语言水平考试(ELPE)的要求。

3.课程内容综合性、多元化

与传统的理工科大学只重视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本民族文化与文明的理解不同,两所理工科大学都坚持面向世界培养理工人才。在两所大学提供的人文教育课程中,一方面,其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在历史性、时代性、综合性等方面相互协调、平衡。如MIT提供的集中课程的30个领域,既有古代与中世纪研究,又有现当代中国、法国等国别研究等。各领域均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如MIT分布课程中的“国际妇女之声”等课程均要求学生从政治、宗教、文化等角度,分析与研究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民族性、国际性等内容方面相得益彰。如MIT的集中课程,既包括美国研究,也有黑人研究、东亚研究、外语和文化(中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拉丁美洲研究等。对于UW,各学院也设置了体现不同文化与文明的课程,如科学学院设有东亚研究、国际研究等人文教育课程;工程学院也设有东亚研究、法国研究等人文教育课程。

4.重视专业实践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一般情况下,理工大学不但有学时分量较重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MIT为学生规划的实验课到UW学生必须完成的工作学期来看,两所大学为本科生设置的专业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而专业实践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挖掘实践之余时间,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来完成人文教育课程的要求。“非预置性”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或实习期间,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环节学习人文教育价值,也成就了两所理工大学的教育特色。如MIT设置了旨在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集合项目(Concourse Program)、独立活动期(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IAP)、本科生实践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Program,UPO)等选修课程或活动项目。而UW为学生设置的工作学期中,学生可以通过选修“非预置性课程”,利用工作灵活的时间安排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