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3-06-05    文章录入:    点击:[]

基于日本京都大学课程设置的视角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3期

摘 要: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以科研创新能力闻名,本文通过分析其办学与人才培养理念以及通识教育、Pocket Seminar(小班讨论课)等课程设置的特色做法,总结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现:课程设置注重全校联合,统一向学生提供始终“一贯”的跨专业教育课程;大力充实多样、和谐的通识教育,尤其注重本科新生教育内容;建立全校范围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并实现经验共享。

关键词:本科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京都大学;通识教育

日本不仅是个高等教育高度普及的大国,近年来屡获诺贝尔奖的事实也显示出其蓄积的科学创新能力逐步凸现。日本的国立大学因长期受国家政策支持而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一点与我国大学设置主体及经费投入特点有较强的类似性。本文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中以科研创新能力闻名的京都大学为考察对象,立足于其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小班讨论课等特色做法,通过对其人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京都大学向来崇尚学风“自由”,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挑战现有框架,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保障制度。

一、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日本国立大学在建校之初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沿袭了政府(文部省)提出的“根据国家需要,教授及探究学术技艺”(帝国大学令>第一条,1886年)作为办学理念。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京都大学决定重新明确办学理念,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发布。

京都大学的办学理念(大学章程)短短500余字,却涵盖基本理念、研究理念、教育理念、社会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等多项内容。其中基本理念部分写道:“继承和发扬建校以来自由之学风,积极应对各类挑战,为实现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应有贡献”。需要注意的是,京都大学一贯标榜的“自由”,并非放任自流,而是2l世纪“人类共同体”视野下负责任的自由,意为不受既定框架束缚,发扬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京都大学的办学理念强调“创新”与“和谐”,尤其是“地球社会”和“和谐共存”分别取代了以往的“人类社会”和“持续发展”概念,使其办学理念具有面向未来的普遍意义。

京都大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针。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自主学习,以多样、和谐的教育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话”促进自主学习,培养对知识的继承和创造精神。第二部分则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有高深的教养、 广阔的视野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为地球社会的和谐共存做出贡献”。

京都大学遵循上述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将本科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定位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全面、国际交往能力精湛.在社会各条战线上都能发挥重要领导作用的人才”:为达到上述目标,京都大学采取了全校统一和院系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做好教育方法指导、教师培训、后勤保障等配套工作,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课程设置与通识教育

(一)课程设置

首先,“灵活多样、选择自由、循序渐进”是京都大学课程设置的一大特色。从全校来看,所有本科生进校后不分院系、专业,从一年级开始主要选修通识课程,直至二年级期末决定院系专业方向。三、四年级同样有通识课程可供选择,同时也有少量的专业课程可供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选择。也就是说,无论学生所属院系如何,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对自己的本科课程进行规划,自由地选择由不同院系开设的全校通识教育及专业课程。

而从院系来看,课程设置由各院系分别负责。一方面,各院系根据各自的理念及教育方针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根据各自毕业后的就业意向选择相应的课程。通常,学生从进校起就可以接受专业教育;随着专业方向的逐渐确定,很多学生都会倾向于选择某个教师的研究室或是某门讨论课作为自己学习专业课程的主要平台。这种院系内细分的各种小型专业团队,不仅可以使学生得以接受细致的专业指导,接受教育的方式更由通常的以讲义为主拓宽为讨论课、实践课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另外,随着专业水平的提高,京都大学的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需要同时选择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因此,京都大学的“灵活多样、选择自由、循序渐进”不仅针对通识课程,还体现在对专业课程的选择上。

上述特色课程设置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而为了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京都大学采用了全校总动员式的教学管理系统。首先,为了保障课程体系顺利实施,京都大学在改善教学方法、从严合理评估成绩(GPA、多元评价)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其次,为了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京都大学还创造性地开发了教师发展系统(FD),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最后,为了鼓励学生实践“自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并创造这样的条件,京都大学图书馆不仅实现了24小时开放,馆内还设有学生研究室,并有助教常驻,即时解答学习、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二)通识教育

在京都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是新生入学之后最早接触并伴随本科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课程。因此,通识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本科生课程设置甚至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最终成效。为了让所有同学充分了解通识课程内容,京都大学将全校所有通识课程的教学大纲汇编成《全校通识课程教学大纲》,同时将课程信息在校内网“全校通识课程教务情报系统”上予以公开,供学生选课时参考。

京都大学通识教育(俗称“教养教育”)约占本科毕业所需学分的40%左右,五大类的课程设置由独立的通识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类课程)和理学院(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负责协调所有其他院系共同完成。

以2011年度为例,京都大学共开设了1048门超过3000个课堂的全校通识课程,其中包括人文社会科学(365门)、自然科学(400门)、外语(119门)、体育卫生(9门)、综合学科(155门),以及本校未能开设的可与外校共享的艺术类(28门)等课程。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为1529人,其中在编教师1190人,占全校在编教师总数2868人的41.5%。本科生上学期的选课人数为8870人(下学期8142人),占本科生总数13389人(下学期13316人)的66%(下学期61%)。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了某些高深的专业课程,也涵盖了专业基础课和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修养、语言能力以及基础知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京都大学全校通识课程中还包含三类特别的课程。第一类是专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的小班讨论课(Pocket Seminar,167门);第二类是与交换留学生等同堂上课的全英文课程(KUINEP,Kyoto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30门);第三类是国外短期留学课程(5门)。尤其是小班讨论课,可谓京都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三、小班讨论课

京都大学的小班讨论课始于1998年,专为刚入学的新生开设。这类上课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的课程,其内容本身就是“京都大学入门”——京都大学自我展示的平台,新生通过该平台得以尽快了解京都大学。正因如此,小班讨论课原则上仅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进行,实际上起到了从学术层面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意外效果。

开设课程数量方面,从最初的不到100门逐渐增多,最近几年都维持在超过140门的水平。新生中有近60%的同学申请,其中近8成的同学能够如愿。

值得一提的是,小班讨论课完全属于自愿(义务)课程。教师自愿(义务)开课,不计工作量;新生自愿选课,不计学分。尽管如此,课程试行后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2008年学生的基本满意度达94.0%,对自身听课态度的认可程度也达84.4%。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自身对待学习的态度,都取得了较好的课程设置效果。由于课程大多在授课教师个人的研究室内进行,学生们普遍反映小班上课能够近距离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且有机会认识更多跨学科的同学,感受到了小班授课的独有魅力。

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基本满意度也达到了86.4%,对听课学生学习态度的基本满意度高达95.5%。教师认为小班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也能够进行一些更为细致的研究指导。教师对课程本身的满意度以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因为教师似乎也认同这种“义务”课程的形式,即在本科入门阶段引导学生进入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以激发学生对研究的兴趣。

京都大学小班讨论课不仅得到师生双方的普遍好评,同时也得到各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高度肯定,巩固了其作为京都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特色课程的重要地位。但是,该课程的自愿、义务性质带来了教师工作量增加的负担;同时,学生对扩大课程的需求引发的现实矛盾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渐凸显。另外,来自教师层面的相关经费支持、田野工作的安全管理、选课保证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课程设置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中间环节。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确保生源质量以及最终考核也同样不可或缺。为确保人才培养系统的顺畅、高效运作,做到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京都大学于2003年增设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机构,专门负责全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工作该机构从招生、教育(课程设置)、毕业三方面分别制定相应方针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估,还专门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全面把控人才培养质量工作。

具体来说,招生工作由各院系负责,院系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自主决定考试科目及内容。对考生的要求,除了检测高中阶段的基础知识之外,是否理解京都大学的自由学风和办学理念,是否具备主动学习、独立钻研能力,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项目内容。在课程教育方面,京都大学通过信息公开制度,向学生明确各院系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课程计划、考核办法和标准、毕业条件,并据此提供高质量、富有特色的教学教育及成绩评价。

学位制度规定了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要求学生根据院系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完成所需课程及学分、通过学士学位考试。毕业所需课程,从课程的专业性来看,包含全校通识教育类课程和各学院专业课程。另一方面,从课程的授课方式来看,除了通常的讲义类科目之外,还根据各学院的不同方针,设有讨论课、实践课、田野调查课以及论文指导等多种形式。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行高水平研究、努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京都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方面不断摸索和创新。例如,持续不断地进行高质量的全校通识课程和学院本科专业教育,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整合全校资源并为此进行合理的师资配置;把握学科动向和社会变化,确定合适的招生人数,维持、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学校的理念、目的相呼应,向教职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提高机会,不断提高其教育水平;根据各学院、各校区的特点,整合必要的教育环境,强化学习、研究支援机能。

五、结论和借鉴

京都大学的课程设置灵活、自由、渐进,但专业课程多由各院系分别自主开设,学校方面则专注于通识教育的整体设计。通过专业机构科学整合全校资源,京都大学统一提供始终“一贯”的跨专业教育课程和多样、和谐的通识教育,尤其注重培养本科新生的自主学习、继承与创造精神,并建立全校范围的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并实现经验共享。结合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思考。首先,改变通常由教务处等行政部门主导课程设置的做法,成立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课程研究团队,不断改善和提高全校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其次,大力充实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变“毕业导向”的传统选课模式,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确保新生在课程选择上的自主空间。最后,淡化专业色彩,尤其是低年级的专业色彩,逐步放宽转院、转系、转专业的条件限制,通过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挖掘并拓宽本科教育创新人才的潜力与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