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国外高教 >> 正文
中美高等教育教学策略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1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04-04

2013年11月,新一届“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公布。获奖者都为青年,他们将有机会得到全额资助,赴牛津大学学习两至三年。该奖被视为全球最富盛名的青年科研奖之一。本次全美32名获奖者中有6名来自哈佛大学。至此,该校共有348位罗德学者。这些哈佛获奖者来自不同专业。以今年为例:6名得主分别主修医学、心理学、性别研究和免疫学等多个学科。这较为突出地证明了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名校在教学方面所取得的规律性经验。

与这些大学相比,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日益体现出共通性。例如,强调创新精神、素质培养和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根据《纲要》部署,国家组织开展了各类型教育改革试点,全国高校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此为背景,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他者在教学策略方面的优势和经验有助于更好地反思并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哈佛大学等美国高校为代表性案例,从教学目的和模式两个方面对其教学策略进行剖析。

中美高等教育教学目的对比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学目的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教育系统,乃至一个国家对教育的理解,对人才的定义,以及对教育工作者的核心要求。长期以来,国内对“中国高等教育目的”一直充满论争。由于欠缺可操作性的明确定义,中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始终未能形成一个明确概念,也成为影响我国教育国际形象传播的障碍之一。

在这方面,哈佛大学(以下简称哈佛)历经500年探索已逐步确立了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所有学科层面,哈佛注重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1938年,哈佛进行了一项长期实验以总结如何创造幸福和有回报的生活。268名哈佛学生接受了长达约75年的调查。2012年,年届九旬的参加者们以自身经历验证了何为科学的幸福理念。对此,哈佛心理学教授维兰特(George Valliant)认为,“这次实验表明幸福就是去爱”!现在,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态度已成为哈佛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也反映出大获成功的课程所具有的共性。例如,泰本(Tal Ben-Shahar)博士开设的两门课程“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分别排名“哈佛最受欢迎课程”第一名和第三名。他为此撰写的《幸福的方法》解释了课程成功主要在于切中高等教育教学目的的本位。

2.在具体学科层面,哈佛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哈佛女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阐释历史,塑造未来,界定值得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对于世界的关切与责任意识是哈佛各学科必须秉持的教育宗旨。因此,全校院系都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了对本领域杰出人物的精神境界的讨论。人文主义思想成为学生们体会最深刻的“专业素养”。以2013年的6位罗德学者为例,虽然来自不同专业,但他们拥有相同的理想,那就是“希望世界变得更好”!通过分析6名学生的获奖感言,可以发现“人类”“世界”“未来”“感恩”和“责任”成为这些青年学子们对“成功”要素的解读。

3.在学生个体层面,哈佛关注健全人格的培养

很多时候,品格而不是成绩或者社会活动能力才是核心评价指标。哈佛学生大多来自美国特权家庭(America’s most privileged families)。然而,这并不等于对人格品质的教育可以放松。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柯普拉斯(Martin Karplus)教授为例:他的导师,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得主普林(Linus Pauling)当年之所以看好柯普拉斯,是因为他“谦逊、有活力、有想象力,而且有自己的视角”。在分析柯普拉斯的成功经验时,哈佛的焦点不是该研究的内容、贡献和意义,甚至不是获奖者如何辛苦,而是提炼其品格中的闪光点以及对青年学生的启示。柯普拉斯的成功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这并非单纯源于科学研究的普遍规律,反而是其选题,特别是理念的不被认同。所以,柯普拉斯指出,“我的化学同行认为我的研究是浪费时间,所以,我的故事可以给青年化学家带来的经验是‘坚持并且坚信自己的远见,哪怕它与现有的范式是抵触的,原创力和努力工作是两件重要的事”。

与哈佛等国际著名大学相比,我国对高等教育目的的阐释在立意方面尚需提升高度,否则会影响对大学精神的解读。国内对“素质教育”已广泛认同,由此而来的教学改革或优秀人物不断涌现。然而,在定义时,未能将“素质”与国际视野和人生本质规律相联系;在具体操作中,没有将“素质”系统地与不同层面的教学相匹配。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感受是教学的“外壳”变化很大,但“内涵”鲜有亮点式突破。在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立意的局限性甚至会造成对中国教育形象的误读。例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哈佛在2012年发起的一个公益项目edX,旨在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免费教育。在解释本活动的宗旨时,国外大学很自然地上升到人文关怀的高度。2013年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加入该计划。这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和世界作出的责任贡献。有些遗憾的是这个良好的立意仅被定位在“竞争”和“中国走出去”。有关部门在接受采访时说:“参加edX是为了提升我们各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高等教育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反映了教学工作重点的部署与执行。在新的国家发展环境下,教学模式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程建设,甚至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它应该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这方面,哈佛等美国大学近年来为应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对教学模式作出的重要改革值得研究。这些措施的核心特点是较为生动地体现了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务实性创新。

在创新性方面,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中观乃至微观层面的“内容创新”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肯塔基州最大的私立大学坎伯兰大学(University of Cumberlands)2010年针对国内经济不景气而推出的新教学模式—“爱国者学者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热爱学习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可34个月毕业。这些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每个夏天在线完成21小时至24小时的坎伯兰公共课教学,获30个学分。此外,每学期平均修够16.33学时。这项计划有助于学生在学期的正常学习中更加集中地专攻所修主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修坎伯兰大学课程。因此,入学时,他们是有备而来,并且获得一个“跳跃式开端”。三年毕业的模式可以让学生节省高等教育的时间与经济成本。然而,这项制度创新的深层次意义在于一方面践行了“让改革切实奏效”的精神,因为“世界在改变,变得更加艰难,更富挑战性,对于成本浪费和‘撞大运’变得更加难以原谅”;另一方面,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与责任意识。例如,受益于该项目的学生都表示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兼修大学课程,任务虽增多了,但看到为自己赢得了时间,为父母节省了高昂学费,感到很幸福。加入计划需要勤奋努力,但回报超出了付出,这个收获是一辈子的骄傲。研究显示,这类学生入学后更能承担挑战,人生态度也更积极。他们的表现反映出制度创新的潜力与意义。

就教学模式的“内容创新”而言,这是所有高校都面临的课题。随着社会与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很多毕业生就业时会被雇主抱怨是“百年历史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现实”。那么如何求得,特别是赢得教学模式的“变”?在此,哈佛法学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2006年,法学院课程改革审核委员会着手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思考什么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仅是学术思路”。在充分征求从业者意见的情况下,学院逐步确定了改革的总体原则,那就是要给自己非常聪颖且有进取目标的学生们提供服务,让他们更好地利用大学时光。新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延续原有的“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纳入“解决问题型教学技巧”。学生从入学起,就被推动在学习各种法律条文的同时,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毕业生需具备的素质是拥有良好法律学术基础,同时善于处理不同问题,如资产负债表、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以哈佛为代表的美国高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能够得到普遍认可主要在于贯穿了两个原则:首先,改革不是“革命”,不等于彻底否定数代人探索和总结出的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观。坎伯兰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功,其基础主要在于坚持以“勤奋”与“责任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首要标准。因此,改革的思路是让教学形式务实地适应国家环境的变化以更好地惠及民众。然而,新模式只能推动而非削弱高等教育应坚守的传统精神。其次,改革必须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拥有两个支持来源。一个是学院课程改革审核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长任命,由8名教师组成,任期两年半。另一个是学院合作单位,如法律公司、律师、法官、非盈利性机构、法律制定部门和商学院与公共政策学院等学术机构以及学生和校友等。这些单位负责提供专业建议。在调研时,直接回答“哈佛法学院应该怎么教学生”。由此可见,创新需要先明确所服务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是什么,在这个框架下摸索相应的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创新需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且充分熟悉和探讨,才能有效规避因过于倚重内部意见而造成的“井底之蛙”现象,或者完全由社会力量主导一线教学而导致“水土不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为国家与民族大业服务,也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策略在本质上与包括哈佛等国际知名大学在内的全世界的高校都是一致的。

同样地,中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乃至全球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2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治贫先重教,认为“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那么,如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既能维护和传承优秀的教育价值观,同时又能有效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在这些方面中外交流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当然不容小觑。如何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教学策略的制定与不断完善是立足之本。其中的研究和论证或许很复杂,但根本道理比较简单,那就是:“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的财富与竞争力来自其所提供的教育的能力,吸引并留住那些更聪明和学习更快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