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文化传承创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活力所在
发布时间:2019-04-22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第4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这两份文件中,对于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创新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为了解我国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情况,本刊对蔡劲松院长进行了专访。

文化传承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内涵与内在活力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蔡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谈谈在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中,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如何?

蔡劲松:“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层面确立的“新时代”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时期。从历史的维度看,文化是一所大学与生俱来的品格与基因,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存在的“活细胞”和“生命体”,是大学发展本质内核与价值诉求的综合反映。这个意义上,“双一流”建设必然坚实地附着于大学发展之文化路径与“生命河床”,在新时代大学精神的观照、引领下,在反思中聚合,在回归中超越,以大学文化的自强自信和传承创新,不断增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源动力。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于2017124日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其“遴选条件”中首先明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并进一步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六个维度,提出针对性很强的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文化传承创新既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长期诉求,也是当前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本质要求。

对于大学来说,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既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品格。可以说,大学文化就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品格”。一个人、一个机构或组织有品格,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有品格。品格既是外显的品味、品类,亦是内在的生命格调、精神层次。大学的文化品格,根植于大学的办学历程,沉浸于大学的基本精神和发展脉络,是历代大学师生和校友凝聚、打造的一种特有品质,一方面具有继承性、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我们常讲,文化能使人的理想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就是能使大学及大学人的理想价值诉诸现实的一种基本精神、理念及实践体系,它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论“道”,更是实践建设层面的明德有为、知行合一,是我们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活力所在和应有之义。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从建设维度和预期目标层面,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到了很重要的高度。期望通过“双一流”建设达到下述目的:其一,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产生较强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其三,涵养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增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上述愿景的勾画,反映了大学改革发展的文化建设路径,需要从“整体关联、动态践行”的思维方式出发,深度契合大学建设的方向与目标,更要彰显大学创新的价值引领作用,其实这正是当下大学办学和大学治理过程中的瓶颈与症结。

关于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现状,我有两方面的研判。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强度投入和集中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飞跃式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此过程中,大学文化及其重要性逐渐被广泛认知,在建设中凝练和涵养了各具特色的、各种层次的大学文化理念与实践体系,包括大学精神、制度、物质、行为、文化等,反过来也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核心功能形成了推动与互动。应该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不可替代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应当看到,不少高校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性发展动力在哪里,没有完全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不是眼花缭乱的各种排行指标的超强目的性追求,不是仅仅靠资金、硬件投入和纸上谈兵的战略谋划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几个一流学科的简单堆叠。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真正的思想内力,需要学术的沉淀与创新的力量,需要人文精神的自省、彰显和对办学规律的探索、遵循——而这些恰恰是文化传承创新领域至关重要的内涵,又恰恰容易被当下高等教育界有意无意地忽视,究其原因,或与大学建设盛行利益化导向和量化、指标化评估考核相关。由于文化传承创新实质上更多地反映的是大学精神层面的内容,某些时候,对文化传承创新停留于表面文章般的“重视”,可能还会带来不经意的“伤害”。

事实上,“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包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等。在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性是大学的“裂变型”“核能式”属性。大学的创新性,又是由大学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大学文化是大学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历史产物,创造、继承作为文化的两种“传递细胞”,大学办学活动中“创造—继承”的复合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催生了大学文化。如此,大学人具有在文化势能上的比较优势,具有创新的认识与厚实基础;大学文化的批判精神和学术自由的研究传统,亦为创新提供了源泉与动力。当下,应当突出强调大学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更多地担负起优秀文化传承、核心价值引领、文化基因耕种、文明成果传播的使命,让文化传承创新成为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根本内涵和自觉选择。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朝向文化的教育”与大学精神传承再造

《世界教育信息》:“双一流”文件中,传承创新大学文化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您对于大学文化内涵、结构、定位是如何认识的?

蔡劲松:近十多年,由于工作岗位和学术背景的关系,我一直关注和参与大学文化理论与建设领域的研究实践,对大学文化内涵、大学文化育人、大学艺境构建、大学文化传播、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及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过一些不甚成熟的学理思考与见解,组织策划和推动了大量文化平台建设、项目探索实施的互融互动。我的切身体会是,在当代中国,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守望者、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推动者。大学,首先应该是一座“有文化”的校园,这座校园里天然地蕴含着丰厚的大学文化自信、文脉滋养和精神标识。

回顾两个多世纪前,德国柏林大学因威廉·洪堡的教育改革理念,以及将教学与科研融合为一体的制度体系设计,使其成功转型为世界上首个现代意义上大学的典范。从世界上第一批大学诞生,到今天社会全面步入全球化、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时代,现代大学这一特殊组织越来越受到瞩目。高等教育界普遍意识到,现代大学的成功,不仅源于大学组织制度设计的综合更新,很大程度上更源于大学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文化价值的塑造——现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创造的力量,使得大学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授不但立足于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转型为“朝向文化的教育”。

我们今天提出“双一流”建设的背景,除了世界上已经涌现了众多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外,高等教育日益处于社会中心地位,以及全球格局和世界文化碰撞冲突的高度复杂性、风险性,必然是不能绕过和忽视的方面。在这个意义上,“朝向文化的教育”就是我们回归大学办学初心、实现大学文化内涵、创新文化价值引领的最贴切表达。

大学办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脉络、有步骤的文化过程。大学在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与传播等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其文化的功能也更加广泛地拓展为文化育人、文化塑造、文化创新、文化服务、文化引领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的文化探究与认知,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的思辨过程,也应是一个不懈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包含理论与实践等诸多复杂的多元建构的过程。

在我的界定中,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在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集中体现特色鲜明的大学物质精神成果和综合环境氛围,在传承与再造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贯穿并渗透于大学发展的各个方面。

首先,大学的文化属性具有基础性、发源性、引领性特质。大学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彰显,知识及其学科专业催生着科技进步、文明进程,同时也是大学自身存在、发展和不断创新、实现超越的文化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大学作为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引领社会的风向标,而这一切,正是源于大学的本质属性——“文化性”。

其次,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大学出现以来,知识的研究、传承、融合、创新,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以深切变换、维持和延续,也使得人的创新属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大学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中,大学文化所代表的不仅局限于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本身,还是社会现实需要的力量不断增强、人的自我发展需求越来越高涨的内在体现,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必然结果。

再次,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传承与再造。大学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其核心是大学精神的传承再造。随着时代的变革,大学自身也在继承和变化中发展,这体现在观念、目标、制度、功能等许多方面。其中,大学精神是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它体现着大学人的理想,代表着大学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立场,在引领大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再造。

最后,大学文化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结构。大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一个丰富的、系统的体系,这个体系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大学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表层文化、中介文化和深层文化三个层次;从要素论的观点看,大学文化可概括为大学精神、目标理念、核心价值、素质行为、制度管理、阵地建设、校园环境、大学形象等要素,其表现形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种文化形态或维度。大学文化的四个维度之间,不是相互独立和毫无关联的。相反,四者不可分隔、相辅相成,共同构筑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生长点和着力点。四者之中,大学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大学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大学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大学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四者在交融互动中共同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丰富深刻的内涵、创新进取的品质。

大学文化建设应将创新涵育和价值引领作为主要路径目标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哪些困难?应如何应对这些困难?

蔡劲松: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诸多方面困境或不适应,譬如:文化建设模式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不适应,文化创新要素与学校办学实力增长不适应,文化价值引领与师生综合素质提升需求不适应,文化辐射作用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不适应。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我国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实现途径。必须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的先进大学文化。

一方面,要树立加强战略统筹、创新涵育,支撑大学发展的文化建设理念。必须与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相结合,构建起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和大学人的主体意识,在更加宽广的社会文化发展视野中,审视、思考和重构继承传统、体现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建立符合大学战略发展实际的文化建设总体目标,把握好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与环节。

另一方面,要构建增强文化培育、价值引领,推进传承创新的文化建设模式。必须注重以弘扬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推进科学精神与人文艺术的融合为重点,以文化传承、文化塑造、文化育人、文化创新为手段,从精神、物质、制度、行为四个维度整体把握、分步实施、系统建设,推进大学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将高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文化传承创新优势,提升大学文化的凝聚力、辐射力、创新力和引领力。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还应当把创新涵育作为主要路径,以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工作实践,夯实并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环节与目标任务。一是弘扬优秀传统,加强精神塑造。应着力提炼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发展理念,总结提炼出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传统、办学理念与治学文化,推动文化建设规划制定、平台构建和体系形成。二是坚持师生为本,建立发展模式。应着力建立尊重、关心和支持师生发展、成长的文化模式。建立这种模式,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得以全面提高。三是深化文化培育,营造良好环境。应着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大学教育环境,建立崇尚人文、注重特色、学术为先、倡导创新和鼓励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四是夯实载体手段,巩固阵地建设。应着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师生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含量与品位,蓬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和文化品牌。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运行体系。应着力建立一套高效、务实的校园文化建设体制与运行机制。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多渠道集聚社会文化艺术力量,使大学文化内涵在深度融入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大环境中,不断得以传承、深化、丰富和发展。

缺乏人文艺术氛围的大学难以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世界教育信息》: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的文化学者,您曾呼吁重视艺术在大学发展及文化育人中的功能及作用,能否就此具体谈一谈?

蔡劲松:我对大学文化及其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从一开始即来自实际工作的困境与思考,即今天的中国高校,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才能推进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当下大学文化建设中,最缺乏生长活力的基因是什么?不能否认,当下中国大学,也包括不少国外大学,功利性的东西太多。焦急、浮躁、急功近利,在许多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也天真而固执地以为,艺术,或许可以逐渐地改变这一现象并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艺术不仅可以滋养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心灵,它同样也是滋养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基因。

在我看来,大学校园中的文化、艺术预示着心灵畅想与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满足着大学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渴望。因为人文艺术,代表着人对自然、社会与生命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寄托,或者说,人文艺术是映对于人们现实生存所需“物质生产”的一种创造性“文化生产”,或者是审美对象化的精神信仰。每一个现实中的人,生命中都天然地携带着人文与艺术的基因,对它的培育与滋润、开化与发掘,将使得生命更加生动、完整。可以说,人文艺术及大学公共艺术的传播,是大学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对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对于大学文化创新发展、大学人个体人格健全和生命活力的张扬,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八年前,我曾撰文提出“大学艺境”的概念:“大学艺境是指大学校园中固有的特殊审美韵味,那种融合大学文化演进过程中审美变迁与时代美感的综合氛围,即校园中公共的、文化的、纯粹的、艺术的境界。”实际上,大学艺境是大学文化场的特殊重要形态,即大学公共艺术场。公共艺术在大学文化场中无处不在,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产生审美艺术效应,从而积聚形成大学校园中最具魅力、最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场。大学艺境不仅仅是大学校园中美化的、艺术的环境,它还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文化取向,是大学人的审美价值观,是超越大学文化历史传统和自然传承的文化发展观。提出大学艺境的概念,是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艺术及审美在大学建设发展中,特别是当大学的发展进程面临文化异化危机、面对现实的冲突与抉择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大学公共艺术、大学人文艺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文化的“花朵”,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抉择中,必将通过其建设和传播实践,成为这个时代影响大学及大学人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缺乏人文艺术氛围的大学难以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近十年间,基于以上认知,针对“大学艺境”及人文艺术氛围的缺失和薄弱环节,我牵头实施了“理工科高校人文艺术素养教育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项目,最近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通过突破机制、形式、内容、载体、渠道等的分割,从理念探讨、体系构建、人才培育、滋养校园等方面,形成交融互补、促进以点带面。一是提出“文化塑造、氛围涵育、多维并举、心灵滋养”的理工科高校人文艺术素养教育理念,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涵育创新的“实践教学”“文化传播”两类实体平台,实施“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艺文赏析与体验项目,重点创办艺术馆、音乐厅等高品位的大学艺术场馆,推动了学校及海内外社会艺术资源的整合、引进与共享;三是开掘校园“诗意栖居地”,打造滋养心灵的“文化景观”“人文交流”“艺文讲堂”等三类校园公共空间,提升了校园艺境品位。

“双一流”建设必须重视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安全构建

《世界教育信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蔡劲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处在中外文化交锋的风口浪尖,不可避免地面临各方冲击与挑战,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这一现象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启动,应该促使人们对高校文化安全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跨越性、多变性、复杂性等征兆,客观上警醒我们正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中不可回避的“风险社会”新阶段。

风险社会的核心特征之一在于风险的普遍性,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将“大学文化”置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阈中审视,大学文化及其安全不仅是一个拘囿于高校自身发展的要素,也不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话题,而是一个关涉国家安全的重大任务与学术命题,是一门“显学”。

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大学文化安全是指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大学文化各个要素不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动摇,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支配和同化,具有高度的原生性、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选择、自我优化功能,进而积淀形成一种自信、稳固、安全、可持续的精神理念体系、人文滋养体系及发展保障体系。风险社会中,大学文化安全可分为大学表层文化安全、大学中介文化安全、大学深层文化安全三个层次,以及主观维度的“感知性安全”和客观维度的“内向型安全”“外向型安全”三种类型。理论上讲,大学文化没有绝对安全的状态,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从性质上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恒常性风险;从结构上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层次性风险;从内容上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内源性风险;从特征上看,大学文化安全面临感知性风险。

实际上,发达国家在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大学文化安全体系构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重视制度文化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相容性,注重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之间的融合性,塑造独特性以增强大学文化的生命力,以开放降低大学文化的风险程度等。当下,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应当立足全球文化视野和国家文化安全的格局与坐标,从三个方面加强大学文化安全构建:一是宏观尺度的观念转型,二是中观尺度的制度优化,三是微观尺度的多主体协同。只有守住文化安全这一大学发展的“根”与“魂”,才能谈得上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也才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保障。

(作者: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