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着眼大学功能 重构大学精神
发布时间:2018-06-22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8年第3/4期  

所谓的大学精神,主要是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能够集中反映大学面貌特征、历史传统以及办学特色等,为广大师生群体所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从纵向来看,大学精神是在传统精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实践活动,历经沉淀、提炼、创造过程而形成的被广大师生群体所认同的意识形态。从构成要素来看,有学者指出,大学精神主要包括思想、情感、作风以及影响力四个方面。其中,思想主要是指以大学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情感主要指对国家、对教育、对学术乃至是对学校的情感,作风主要涵盖教风、学风和校风等,影响力主要指大学精神对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从内容来看,大学精神包含体现大学运行、发展状态以及个性化特征的精神,如真抓实干精神、追求卓越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它们立足于大学职能,以各自的特色共同体现了对大学理想和大学灵魂的执守。  

大学精神的基本意蕴:根植于时代诉求  

大学精神既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又体现师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融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精神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大学精神应与大学职能相契合,主要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等相互联系的几个方面。  

1.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大学是产生、创造、传播知识的场所,科学精神无疑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义之一。科学精神应当是求真务实精神、怀疑批判精神、甘于奉献精神和自由开放精神。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真理是大学的唯一价值观。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将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与改造世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坚持怀疑固有学说、批判改正谬误,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持的各种精神气质构成了大学独有的科学精神。具体而言,大学作为探索高深学问的机构,应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以严谨批判的眼光对待知识、以兼容并蓄的姿态包容文化、 以执着奉献的品质研究学术,毕竟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在消极地顺应时代,而是以智慧、理性来引领社会,这也是大学的精髓所在。  

2.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主要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社会价值体系,包括对情感、道德、理想以及真善美等的社会追求。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道主义,核心是以人为本。 大学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以人为本”培养人,即大学是“育人”而非“制器”的场所,必须高扬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本性,而不仅仅是把学生看作是迎合社会需求的工具来培养;二是培养“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要坚持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三是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大学本身的发展,这要求大学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大学的发展。此外,大学所应当具备人文精神还包括宽容精神,宽容是大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繁荣学术研究的客观需要。具备宽容精神的大学,会充分理解人类社会追求真善美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为师生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各类学术思想、流派以“和而不同”姿态的存在于大学。  

3.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人在解决问题或是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不怕风险与失败、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新境界,表现出不受束缚、不断探索的精神气质。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要义之一,是大学永葆自身品质的根本生命力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大学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要有创新型大学作为依托和支撑,而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则必须要把“创新”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不仅要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4.明道济世的关怀精神  

“明道济世”是大学在当代文化背景之中“士志于道”的根本精神体现:大学通过科学研究、智力成果转化为社会提供第一生产力,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聚焦于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系统体系之内,任何一所大学都必然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历史和文化有所传承的精神殿堂。无论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还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抑或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都要求大学关注现实、关爱自然、关爱社会,使自己的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有益于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大学不仅要产生思想和知识、培养合格的公民,还要发挥示范效应,为社会提供理想道德、提供人们实践的行为模式指导,这是大学关怀精神的生动体现。  

大学精神的迷失现象:归因于工具理性  

理性主义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种哲学流派,有着丰厚的历史渊源,主要经历了古希腊理性主义、近代欧洲启蒙思想理性主义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理性主义三种形式。纵观其发展历程,我们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理性主义:第一,可以把理性主义看作是一种世界观,人们只要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便可以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可以把理性主义看作是一种人生哲学,在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理性为指导来实现最好的生活;第三,可以把理性主义看作是一种文化传统,这是一种崇尚科学,重视逻辑思维的优秀传统。  

十八世纪以来,在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等人的发展之下,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流派,对纯粹的理性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总体而言,在以工具主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大学对真理的探索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对人才的培养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在工具理性主义的指导与影响之下,西方大学的学术水平大幅提高,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但工具理性主义所体现的单向性思维和浓厚的功利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精神的迷失。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铸造是伴随着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而形成的,带有明显的实用色彩,它没有如西方的大学一样经历一段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获得丰厚的萌发土壤,它在产生之初就被推到了发展工业和军事的实用性位置上。 直至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存和发展背景发生急剧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知识经济崛起、全球化浪潮涌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等。这些环境的变化,导致我国现代大学逐渐被“社会适应论”所引导,大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如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遮蔽,人文精神被科学主义遮蔽,超越精神被实用主义遮蔽,独立批判精神被工具主义遮蔽等。  

大学精神的回归重构:着眼于大学职能  

大学精神的重构只有着眼于大学职能,立足本源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形成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主体性人格,才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生产力和生命力, 从而获取更加丰厚的精神回报。  

1.妥善处理三种关系,把握大学精神建设方向  

一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大学的精神内涵丰富且博大精深,它既有所有大学都共同追求的普遍内涵。具体到每一所大学,因特定的历史传统、产生背景、社会环境及办学目标的差异,它又有其独特的精神表现,如清华大学的实干精神、浙江大学的求是精神、牛津大学的博大精神、剑桥大学的古典精神等。大学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缺乏个性精神的大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一所大学的精神,既是该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概括,又是普遍要求与个性特征的统一。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和创新是大学精神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基础, 大学精神的形成既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首先,大学精神的形成要继承本校的优秀传统, 系统总结办学思想和经验,对每一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核心理念以及关键人物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从中凝练出精华。其次,大学精神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与现实相连,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不断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为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精神支撑。  

三是适应与超越的关系。现代大学不仅要迅速适应其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但同时也要不断超越社会现实,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毕竟大学作为探索真理、培养人才的圣地,从产生之日起就不是消极的顺应社会,而是对社会发挥着导向作用。  

2.依据大学职能,明确大学精神发展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明显地呈现出国际化、社会化、多样化特征,大学精神的培养也要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因此,平等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和宽容精神是发挥大学人才培养职能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承载了比以往更重的科研任务。为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职能,要继续深化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治学者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培养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要重视学术规范和学术自治。  

构建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发挥大学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大学要走出象牙塔,以全新的姿态关怀社会,充满奉献精神与博爱情怀,加快智库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大学也要坚持理想情怀和批判精神,充当社会的守护者。  

大学作为知识分子云集之地、知识分子造就之所,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理应承担重任。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应做到三点:一是文化的解蔽,使文化从工具理性的役使中解放出来,弘扬价值理性;二是文化的超越,超越当前充斥人们生活空间的商业文化和快餐文化,传递内涵文化;三是文化的革新,对当前的社会现实文化进行创新,提升全社会的人文精神。从文化解蔽到文化超越再到文化革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要求大学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以实现提升人性、教化社会、泽被人类和文化进步之目的。  

3.兼顾内外双重建设,推进大学精神重塑升华  

大学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其内在精神的生长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大学精神品格的养成需要内外兼具。  

首先,大学精神的重构源自于内在秩序的确立。大学之本在于大学是以高深学问为核心而组建的学人共同体,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高深学问”,离开了高深学问,大学就失去了思想和精神的高度,也就只能成为一个普及知识的组织。为了保持 “高深学问”,大学就需要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职责和关系,保障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二是“学人”,“学人” 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大学以学人为主体,也就是说大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学生素质的欠缺与人格的不完整,是大学精神迷失的根源,而“以人为本”理念则正是要求大学要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在优化知识结构、开拓学术视野、加强文化陶冶、促进人格完整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三是“共同体”,大学师生之间不是知识买卖关系,而是在追求知识与真理这一价值取向上始终保持一致的共同体。因此,大学需要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提升师生的人文情怀,为大学精神塑造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  

其次,大学精神的重构来自外在社会的支持。社会提供支持的首要标准就是资金,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大学也需要社会给予充足的空间,来保持大学精神的独立性,使大学不会因为过度的外在干预而丢掉应有的品格。正是因为大学具有相对独立性,才能立足自身、夯实基础,及时回应时代诉求,同时又不失其精神的升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