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再探讨
发布时间:2010-09-28    文章录入:    点击:[]

来 源: 北京大学学报  2010-8-3

王义遒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内容提要】在即将跨入 21 世纪的时候, 文化素质教育受到中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文化素质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国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文化素质 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 高等教育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谈过一些自己的看法①。但是,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许多问题仍然不很清楚, 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多困惑。因此, 我们觉得有必要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再次阐述我们的观点。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今天, 在人类即将跨入 21 世纪的时候, 为什么文化素质教育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这个问题, 不少人进行过多种解释。但是, 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还不够清楚。因此, 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再进行一些分析。

(一) 抓文化素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有目的的, 是要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但同时, 也要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对于我国来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教育的理论基础。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规律。②这一规律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一直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人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 重“才”而轻“人”, 忽视了人的个性、理智的培养, 出现了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的结果。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使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 文化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 古代的教育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一直是以人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谓修身, 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素质, 而这是服务好社会的基础。孔子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提倡除“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外还要学御、射。

在西方, 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也一直是教育的传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 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与和谐发展, 为享用德行善美的自由、闲暇生活, 进行理智活动。因此, 他提出了著名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或译作自由教育)的概念。这种观念对西方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学习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个科目, 称七艺, 渗透着宗教的精神。文艺复兴冲破宗教的束缚, 解放个性, 教育目标被重新定为谋求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

但是, 近代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18 世纪中叶, 美国开始出现专业教育, 最初出现的是神学、法学和医学讲座。19 世纪以后, 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也开始出现。一些技术学院开始建立。传统的文科学院也开始建立工程学院或系科。1847 年哈佛建立了劳伦斯理学院。同年,耶鲁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系。③欧洲的其他大学也相继仿效。英国的大学比较传统。一般认为,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大学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直到 19 世纪, 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仍然保持其传统学科。但是, 科学技术的冲击是抵挡不住的, 因而英国新建伦敦大学来解决科学技术专业教育的问题。

中国在 19 世纪后期开始学习西方, 发展专业技术教育。20 世纪专业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1952 年院系调整以后, 工程技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专业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人类教育史上曾经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但在发展专业技术教育 的同时, 对于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对此, 一些富有远见的教育家很早就向人们发出了警示。著名教育家纽曼(CardinalN ewman)一再强调大学必须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 主要目标。但是, 由于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的强大冲击, 教育把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 而忽视了人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到了 20 世纪中叶以后, 这种忽视人自身素质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如核扩散、环境污染、精神危机, 出现了所谓的“发展综合症”。这些问题, 是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造成技术误用也常常是因为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对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全面理解。一些著名的大学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 并试图加以改进。哈佛大学 1945 年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一般教育》的 报告, 通称哈佛“红皮书”。这个报告将教育分为一般教育和专门教育。一般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一 般教育包括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基本内容, 帮助学生具有有效地进行思维、表达与交流思想、作出判断和鉴别价值的能力, 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发展, 使个人 与社会的需要得以调和。根据这个报告, 哈佛提出了核心课程计划。其他大学也纷纷模仿, 以 必修或者选修等各种形式提出了自己的一般教育课程。美国所谓一般教育从内容到目标都和 我们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十分类似。

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斯坦福大学的著名教育经济学家亨利.莱文 (Heney M. L evin) 教授从高科技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通才教育的意义。他所说 的“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公民和优良的通才教育”的内容包括“足够的文化、语言、社会和科技知识, 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④。美国科罗纳多大学A thanasiosM oulakis教授专门写了一本书, 题目叫“Beyond U tility——L iberal education for a technological age”, 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之为技术时代(technological age), 在这个时代, 许多有聪明才智的人被吸引去学习工程技术, 去学习“正确地做事(doing things right)”, 但是, 他们对人类的处境甚至自己的本性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必须进行超越实用(Beyond U tility)的博雅教育。这样, 他们才可以学会“做正确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⑤。他还举了两件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的事例。一是 1981 年A T&A 作了一项研究, 发现学习人文科学的毕业生在经过 25 年以后, 比学习商业或工程的人在管理头衔上提升得更快。⑥第二也是一项对毕业生的调查。刚刚毕业的人希望学到更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 具有十年左右工作经历的人们后悔没有学到更多的商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人则后悔没有更多地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⑦

由此可见,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从 1952 年院系调整和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以后, 由于试图急于摆脱落后面貌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时代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被抬得过高, 文化素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忽视。这虽然是时代使然, 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了偏失。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人类即将迈向 21 世纪的今天, 在时代转折点上, 中国教育界抓住这个问题, 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它对中国高等教育改变畸形的技术教育的局面, 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 文化素质教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前面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了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并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 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现在, 我们再从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出发, 分析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 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活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 一个民族, 如果只有经济成就, 还不能在世界上立足。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可以是世界上头等经济强国, 但如果她没有文化, 不能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中作出积极贡献, 就会像过眼烟云, 在人类历史上不会有多少地位。许多学者在分析和计算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 对于文化教育和国民素质都给予了很大的份量。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强调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繁荣的经济, 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⑧在 21 世纪, 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 而且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 在世界精神文明宝库里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教育是基础。其中,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因此,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与知识、品德的关系

前面我们回顾了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 指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同时应该看到, 我们现在所谈的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古典的人文教育, 不是历史的简单回归, 而是人类即将进入21 世纪的文化素质教育,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古典的人文教育主要关注的是人类自身道德和理性的发展。近代的科学技术革命, 给教育注入了丰富的内容。在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 也培养了人类的科学精神, 亦即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 我们认为, 我们今天进行的文化素质教育, 从内容来说, 就应该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两个部分。

北京大学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 一方面强调人文教育, 另一方面, 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教育, 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学校要求, 文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理科课程, 理科学生必须修读一定的文科课程, 因此开设了很多全校选修课,其中有很多课程介绍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头脑。如自然科学史概论、环境学基础、化学与人类社会、普通统计学、人类生物学、现代生物学概论 、近代物理导论、生态学概论、海岸环境开发管理等等。“化学与人类 社会”的任课教师杨培增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表述得十分清楚, 他这样写道:“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之间发生着相互渗透和影响, 联系也愈加密切;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已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因此, 像我们北大这样闻名的综合性大学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根本任务方面要体现如上的认识, 理科教师除了要重视和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修养之外, 也要关心和培养文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他们的自然科学意识, 教授给他们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他认为开设“这门文科学生选修的化学课, 对改进文科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面和提高科学素养不无裨益”,“有利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养成”。学生也认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眼光的”, 甚至希望能开成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有的同学十分感人地写道:“短短的一学期转瞬即逝, 但这一学期内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我会时常温习常记心头的, 因为这是我改变自己畸形知识结构的第一步。”

目前各高校对文化素质内容和实质的理解很不一样。许多院校, 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主要强调的是人文教育; 还有的学校强调的是道德素质的教育, 即德育。应该说, 这些理解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各校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 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 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当然, 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具体情况而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这和我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科学的理解并不矛盾。

在这里还应当说明素质和知识及品德的关系,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及道德品质既有密切联系, 也有重要区别。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质必须以大量的文化知识为背景。知识是素质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必须给学生传授大量的文化知识, 从社会、历史、哲学、文学、艺术, 到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使学生认识几千年来人类所积累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个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 以及在社会历史中所起的作用, 从而有益于社会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 各高校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中都安排许多课程和课外讲座及读物, 使学生掌握大量必要的文化知识。但是, 作为最高等生物的人毕竟复杂。知道文化科学事实和社会历史规律, 不等于理解, 更不等于掌握以至于能见诸行为, 而素质与品德更直接地表现或反映于行为。所以, 知识不同于素质。有时候, 一个人知识不少, 素质却并不高。像汪精卫这样, 历史文化知识不可谓不多, 但受各种利益驱使, 却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会历史规律, 背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谈不上什么高素质。品德和素质也是这样。文化素质好的人一般品德高尚, 但品德高的人未必文化素质很高。有的人文化知识不多, 但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 任劳任怨, 埋头苦干, 甚至不惜牺牲个人, 像刘胡兰、雷锋就是这样。

所以, 在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 决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传授, 而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高度, 把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和修养结合起来。学校应当从全面塑造人出发, 细致设计课程体系, 着重建设整体环境, 以便从教学、养成等多方面培育完善的人。

 三、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 与一般的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很不一样,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种养成教育。因此, 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 就不能靠一些硬性的办法。我们根据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 认为需要下面三个方面措施的配合。

 第一, 要有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 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课程体系, 来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界正在进行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各个学科研究和设计面向21 世纪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必须对文化素质教育给予足够的注意。北京大学这些年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我们总的思路是, 大学本科学生四年学习的课程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一些其他的拓宽知识面的课程组成。这些课程又分为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类型。通识教育课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以及国防教育、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 以及文理交叉选修课、艺术类选修课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在毕业要求总学分中占三分之一多一些的比重。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这些课程之中, 另一方面, 我们有 10% 左右的任意选修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地选修加强修养或拓宽知识面的课程。这样, 通过必修课、选修课等多种形式, 既在课程体系中保证基本的文化素质教育, 又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 有灵活选择的余地。

那么, 在课程体系中, 到底要设计那些课程呢? 我们认为, 一个当代大学生, 要保证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 除上述政治理论课等课程外, 应该上好六门课, 即中文、历史、数学、计算机、外语、物理。这六门课程中, 中文、数学、计算机、外语四门可以说是工具课。我们曾说, 21 世纪的人才应该具有两种能力, 一是独立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是表达、交流和组织的能力。⑨这四门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两种能力。历史和物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思维训练的手段。物理是研究最简单的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科学。在所有高级活动中都包含了最简单的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因此, 掌握分析物质世界最简单的运动变化的方法是一种主要的思维训练。而历史是研究最高级、最复杂的动物——人的集体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学习历史分析掌握社会发展变化的入门课。掌握这两头的分析方法, 就能举一反三, 对学生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文化素质教育除了在课程体系中要有体现之外, 同时应该贯彻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 除了其专业 知识的传授之外, 还应对学生至少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 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思维方法上的训练; 第三, 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理解, 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一个教师形象的好坏, 他治学的方法是否科学严谨, 以及他自身对他所从事的学科的理解和态度对学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想象, 一个不注意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说, 文化素质教育要贯彻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之中, 就要要求每一个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通过言传身教, 通过他所从事的学科的学科特点, 通过他对待科学的态度和责任, 对学生起引导和感染的作用。

第三, 通过第二课堂和学校校园环境来达到文化素质养成的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 也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以及电视、网络等种种新的信息媒体来获得。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或从工作经验中获得。文化素质的提高, 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生活在其中, 耳濡目染, 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不知不觉地在提高。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罗索夫斯基曾说,“在哈佛, 我常听人说, 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句话……是否使教授们脸上无光呢? 我想不是。我把它看成是对一个巨大的多样化的、经过精心挑选的、才能出众的学生群体的赞美……”κβ国外很早就有人就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作了很多研究。Kurt Lew in 提出一个简单的公式: b= f (p , e) ,这里的 b= behavior, p= personality, e= environment。他将人的行为概括为个性和环境的函数, 认为人的行为是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气氛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特有的学术和文化氛围。这是大学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以说是无形资产。对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定要倍加珍视, 并不断加以改善, 因为校园文化环境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

总之, 文化素质教育是面向 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其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使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沿着健康的道路顺利开展。

注: ① 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初探》,《高等理科教育》1996 年第 3 期; 吴同瑞、金顶兵:《发挥综合大学优势,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论坛》1996 年第 3 期。

② 潘懋元:《高等教育讲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第 42- 43 页。

③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第 32- 3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