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美丽校园你我皆在其中
发布时间:2013-03-15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3-11

编者按 从人人喊停的“舌尖浪费”,到频繁光顾的“十面霾伏”,让正处于“两会时间”的国人,特别是在北京共商国是的代表委员,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了节约、低碳、环保上。梦想与路径,现实与愿景,如何成就“美丽中国”?这需要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努力和践行,作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大学,更应做低碳节约的先行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高校甘肃农业大学,听听关于他们建设美丽校园的故事。

〖我国北方地区有长达5个月的供暖期。在此期间,燃煤锅炉日夜不停地工作,成为城市重要的污染源。大学校园由于人口密集度高、自行供暖、供开水等原因,长期以来燃煤锅炉排污尤甚。同时,燃煤锅炉存在的热效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曾经,甘肃农业大学流传着一个小幽默:冬天,学校的雪是黑的,连校园里飞来飞去的麻雀也变成了乌鸦。虽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锅炉房附近的住户冬天不敢开窗户,窗台上总有一层厚厚的黑灰却是事实。

针对这一情况,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之初,该校就琢磨如何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学校借兰州市实施“蓝天计划”的东风,对原有的燃煤锅炉进行了全面改造。一个暑假过后,人们发现所有的学生食堂换上了崭新的燃气灶具,而锅炉房、洗浴中心的燃煤热水锅炉也被燃气锅炉取代。

“再也不用生煤炉子了,环境清洁多了。我们食堂经营户都非常支持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第一学生食堂的张师傅说。他兴奋地回忆起改造完成后点火的那天,几十家经营户激动地燃放了爆竹以示庆祝,场面十分热闹。

而接下来的冬天里,随着房间的暖气热起来,师生们发现,不仅供暖质量明显提高,因供暖产生的烟尘也明显减少。如今,锅炉房的旧址周边正在修建新的公寓楼,以往关于冬季污染的故事,却不再有人提及。

从冬到春,细心的人们发现,由于燃气锅炉升温、降温快,热效率高,暖气热度的调节明显比燃煤时容易了许多。以往那种天气暖和了,暖气温度却半天降不下去的浪费现象,很好地得到了解决。

兰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为该校算了一笔细账:改造工程将4台热水锅炉、2台蒸汽锅炉从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消除燃煤使用9900吨/年,减少废渣排放量760吨,烟尘、二氧化硫减少的年排放量分别为16.013吨、63.21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计时洗澡 集中自习

节水节电打出组合拳

某大学生环保社团曾评出大学校园八大浪费现象,这些浪费现象依次为用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用笔浪费。

由于是在公共场所,缺少实质性制约,不少大学生形成了用水时水龙头开得大、对水龙头滴水甚至流水熟视无睹、光线足够亮仍旧开灯、出门忘记关灯、关电脑等不良习惯。

“让我们发起一场全校动员,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行动吧!”在推进节能减排的同时,甘肃农业大学制订了全面细致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方案,综合运用经济、制度、技术和教育等多种手段。

生活离不开水,水浪费被列为校园浪费之首。“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节水用具,更应关注水的应用。”该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对供水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了节能改造。随着旧设备的逐步淘汰,一批节水型龙头和洁具安装到了校园。而校园绿地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也纷纷采用了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大大减少了浪费。

而洗澡刷卡更能体现该校在节水方面的“抠门”。该校较早地引进了射频卡智能洗浴用水管理系统,采取刷卡洗澡、计时收费。由于用水量直接与学生的经济利益挂钩,以前澡堂里常见的不关花洒、洗衣等浪费情况随之绝迹,代之而起的是学生们自觉自愿的节水行动。

“我感觉这样不错,既经济实惠又节约资源。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曾经只花了5角钱就洗过一次澡呢!”学生康为在和同学们交换经验时不无得意地说。

除了洗澡刷卡,学校在学生公寓安装了智能控电系统,实行定额管理、超额自付的原则,大学生逐渐由被动节电转变为主动节电。

学校还组织行政班级统一上自习,教学楼管理员也会劝导大家集中上自习,尽量减少用电消耗。大学生的节水节电意识不断增强,人均用水、用电量逐年下降。

“拼饭” “你光盘了吗”

从文明就餐到“光盘行动”

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生柳微曾做过一次统计:一个可供3000人用餐的食堂,每天收集的剩饭、剩菜近300公斤。而在一些高校浪费现象更严重。大体估算,1所万人大学每天在餐桌上浪费掉的食物近1000公斤。而用餐浪费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如不能完全降解的一次性餐具及食品袋。

柳微注意到,很多学生懒得洗餐具,就用一次性餐具或塑料袋,吃完了随手一扔。一个学生平均一天用掉1-2个塑料袋,那么整个学校一天的塑料餐具、塑料袋用量也相当大。

“节约粮食,不随意浪费和丢弃饭菜;饭后主动将餐具放置到指定地点;尽量自带餐具,不用或少用一次性餐具。”“低碳节约,文明就餐”主题教育活动在该校大学生社团倡议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起来。

为了让这场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学校在14个学院轮流设立文明就餐劝导员,确保每天就餐时每个食堂有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监督,对不文明就餐行为进行劝导。

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学生路海鹏注意到,活动开展后,以往餐桌上餐盘堆积、餐巾纸、一次性筷子乱扔的食堂变得井然有序。

2013年春季开学后,这一场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发展为“光盘行动”。学生们互相提醒,争做“光盘族”。“拼饭”、“今天,你光盘了吗?”等词句在校园流行起来。

该校学生陈小霞说,“现在和舍友们互相监督,让自己改掉眼大肚小的坏习惯,节约了粮食,心里觉得踏实多了!”

据负责收集剩饭、剩菜的食堂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每到下午两点半左右,用来装剩饭、剩菜的泔水桶足足有三大桶。而近几个月保持在两桶左右。“光盘行动”开展以来更是减少到两桶以内。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有的缺乏节俭意识。现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学生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该校学生梁海红表示。

“破烂王” 自行车

低碳环保校园最时尚

“同学,有废品卖吗?废纸、饮料瓶、旧衣服都可以。要是现在没有,我们还可以预约上门服务。”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甘肃农大宿舍区便可见到这样的场景。

 

其实,这些“破烂王”都是来自学校绿色环保协会的学生,大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宿舍回收废旧物品,包括废旧电池、塑料瓶、书本等。收集的废旧塑料瓶会卖给废品回收站,将所得款项捐赠给动物救助站、贫困失学儿童,再留一点作为协会活动经费。

“破烂王”们一开始也有顾虑。“最难的还是过心理关,大家一开始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想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周围的同学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能为改善校园环境做贡献便释然了。”该站学生马然说。

在环保站的学生的影响带动下,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的理念在校园中悄然兴起,废旧电池回收、废旧物品分类处理、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出行借用或租用自行车等已成为很多学生的生活习惯。有学生这样诠释:“节约,与金钱无关,与道德有关。”

大学生们把绿色低碳出行当作一种时尚,自行车运动随之蓬勃兴起。该校大学生自行车队多次获得国内、国际自行车赛奖项。该校还成立了自行车运动协会和俱乐部,低价为大学生提供租车服务。

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全校教职工也努力地从各个方面厉行节约。许多人从双面打印,减少纸张消耗,避免电脑、低温冰箱、空调、暖风机等设备空转,随手关灯等细微处做起,崇尚节约正变成这所校园里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我们做过测算,通过一系列节约型校园建设举措,2012年人均用能消耗相比2011年降低了10%,人均用水量降低了15%。2013年这一数据还将进一步提高。”该校后勤管理处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