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筑梦中国 大学何为
发布时间:2013-05-14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4-12

举国上下,共筑中国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大学何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之一就是高校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办学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之一就是高校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和办学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面临新变革的今天,深化改革开放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举国上下,共筑中国梦成为热点。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大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改革创新中丰富和彰显大学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理应得到关注和重视。

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大学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高等教育形态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迈进,大学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移动,其中每一次成功的嬗变都离不开大学精神的滋养,甚至可以说是大学精神直接引领和支撑的结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文化自然演进和文化创新共同塑造的结果,体现着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大学精神是大学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其中包含的崇尚自由民主、追求真理等精神元素是古今中外大学的理想和追求,并已内化为大学的气质和性格,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另一方面,大学精神更是不断创新的产物。大学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能历经时空“淘沙”而不遭废弃,说明大学并不固步自封。

历史上,随着世界科学中心从意大利、英国向法国、德国、美国转移,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中世纪“经院式大学”到近代“象牙塔大学”,再到超越象牙塔迈向“十字街头”的转型,在促进、带动国家产业革命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的转型表面上看是组织结构和功能使命的变化,而深层次上则是大学精神的创新发展。如果没有柏林大学所倡导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这一大学精神文化的创新,就不可能完成对古典大学的改造,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如果没有威斯康星思想鲜明地竖起为社会服务的大旗,就不会有美国大学的辉煌和多元巨型大学的出现。

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历程和后发型国家高等教育从草创到卓越的经验都表明,大学精神既需要传承和秉持共同的传统,更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求和民族的使命而加以调适和创新发展。这是大学发展规律的体现,是大学所肩负的特定使命和责任的高度概括。

今天,我国社会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变化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催生着大学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浮躁心态和功利化行为也使大学发展面临诱惑与困扰。因此,中国大学精神的建设就尤为重要,既要传递全人类共识性大学精神,也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而在大学精神上进行“原始创新”。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高校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在创新中坚守和丰富大学精神,在办学理念、学术风气、学校文化、价值追求上不断跃升,在体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环节上不断突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

在坚持特色中丰富大学精神                            

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考察,大学起始阶段与发展过程都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高度适应性。一批杰出大学的发展,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要完成中国大学精神的“原始创新”,就必须从根本上超越模仿和依附型发展道路,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出发,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出发,明确不同类型大学的功能和定位,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建构特色化的大学精神体系。

弘扬中国特色大学精神,首先要珍重先秦以来中国“大学”的学术传统,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是百家争鸣时代的私学和官学机构,还是汉代的太学和宋代的书院,都有大学精神的元素。近代引进西方的新式大学之所以能够很快就植根于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博大精深及其多元性与包容性。蔡元培用典型的中式概念“兼容并包”解读西方大学的学术自由。正因为有这样一批具有中国本土情怀和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才使近代中国大学在与西方大学文明进行对话时没有失掉本民族的特色。

弘扬中国特色大学精神,其次要以完成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经典的大学精神在哲学上秉承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视大学为按照自身内部逻辑而运行的有机体,主张大学的自治和自由。正如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时所言:“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无论是北大的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是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或是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是坚守理想主义大学精神的典范之作。现代大学和国家的关系虽然复杂多样,但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对于社会的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是大学发展最直接和最长久的动力之所在。

弘扬中国特色大学精神,再其次要从不同类型大学的性质、性格和使命出发,鼓励各个大学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结构最复杂、使命最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既要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为破解人类文化和理想的危机贡献智慧,也要致力于服务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不同类型的大学都要根据国家需求和自身条件,科学定位自己的服务面向和价值取向,形成个性化的办学模式,塑造个性化的大学精神。唯其如此,才会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精神的整体凸显。

今天,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我们要面向世界,正视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差距,学习借鉴西方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同时,也绝不能妄自菲薄,盲目照搬欧美大学模式。要在融通古今的基础上提炼大学精神的新内涵。要树立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用创造性的方法,走出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决好中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在发挥功能中彰显大学精神

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生产、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异常密切。现代大学在社会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只有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时代特色,大学精神才能永葆生机,发挥其应有价值。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职能,大学精神要体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的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优秀的大学精神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品德、个性、精神风貌得以提升。特别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放民主的理性精神、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和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还可以通过优秀学子带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的推动力。

服务国家、人民是今日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更要扎根于今天的时代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大学的发展史表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抱定的教育救国、人才强国的理想和信念,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上下求索的气质,这些都凝聚为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今,推动实现中国梦,增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更需要崇尚诚信、科学、创新、贡献的学术文化,铸造大学的精神和品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灵魂,也是大学精神从经典走向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履行和发挥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自觉担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高宝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教育研究》杂志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