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大学文化 >> 正文
承续传统人格教育
发布时间:2015-07-16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07-15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包括欧美在内的整个世界,几乎同时感到了年轻一代在人文素质上的欠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和我国教育界先后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的开设,便是被高等学校普遍采用的应对之策。

通识教育课,实际上是一种针对由于高校分专业学习而引起的偏科现象的补救,即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补学一点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的学生补学一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其着眼点仍未逸出知识面拓宽的窠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问题。

那么,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身上所欠缺的令世界普遍感到忧虑与不安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我们只能约略感到,它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那些曾使东西方的伟人站立突显起来的精神力量,它有力地激发、驱动隐藏在人们身上的富有创造力的潜能,使他们自身具有完美的人格,使他们勇于为推动历史前进而献身。我们确实曾从古今中外的伟人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的闪光。

我国古代称这种人格修为是“涵养性情、澡雪精神”。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便是注重人的理想、情操的人格养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人格的养成是第一位的。韩愈《师说》把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道”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做人的根本道理,说到底还是人格的修养。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东坡称其为至大至刚之气,“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这里先贤们虽然用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表达方式,但“浩然之气”却为历代仁人志士所尊奉。

鲁迅在1908年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中,提出“立人”强国的主张。针对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由于对科学民主的过分追捧与依赖造成的“文化偏至”,鲁迅提出了“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口号。当时国人竟言武事(军事)、金铁(金钱铁炮)及国会立宪(西方民主制度),鲁迅认为不过是“抱枝拾叶”,没有抓住根本。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认为若在列国竞争中,在天地间生存立足,必先立人。人是比科学、物质、制度更为重要的立国之本。人立之后,则百事可举可兴。而立人之本,则“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在这里,鲁迅所倡“个性”和“精神”正是人格的修为和涵养。鲁迅采用了“性灵”、“灵明”、“人格”、“心灵”、“渊思冥想”、“自省抒情”之类的概念来描述他所要张大的“个性”和“精神”,并特别指出“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巅”,“张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足见他所谓的“精神”,乃是超乎科学、物质、制度、思想层面的更高层次的现象,是使人成其为大写之人,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至的一种正能量。

鲁迅认为,只有国民个体的人格、精神都得到充分张扬发挥,一盘散沙式的“沙聚之邦”才能转为秩序“人国”,整个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对照鲁迅的论述不难看出,我们从近代废科举、兴学校百年以来,一直在不断地批判旧教育制度,新学是兴起来了,新的现代教育制度是建起来了,但我们没有记取鲁迅当年“弗失固有之血脉”的告诫,丢失了传统教育注重精神涵养、人格修炼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要弥补这一缺失,就只能接续这个传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不是仅仅在补救知识层面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