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师资 >> 正文
张大良:拓宽视野 厚植情怀 增强本领
发布时间:2022-06-21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6-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强调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为推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可持续深入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19年成立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专家工作组”,组织专家针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和对策积极开展研究,结合区域实际,突出区域特点,分别成立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黄河流域“两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及9大分院,旨在发挥区域高校资源共享与互助优势,探索基于研究、咨询和培训为一体的教师教学发展体制,建设区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打造追求卓越教学的质量文化。

众所周知,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是高校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下面,我结合研讨会主题,就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谈三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是要有更加宽广的视野。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视野要广,要有知识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要有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总书记阐述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要广的要求,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所有教师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社会现实、倡导实践检验,积极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学生之问,促进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有机融合,实现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融合、线上线下整合,在更广阔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虚拟空间加强教师培养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在创新思维中不断推进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有更加深厚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高校教师情怀越深厚,教学才越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高校教师要系统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感悟思想伟力、品尝“真理味道”,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稳人生航船之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铸入思想、深入人心、融入行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上下功夫,在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高校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教师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最新知识,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树立格局、涵育情怀、激励担当。

三是要有更加过硬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高校培育“经师”是基础、涵育“人师”是关键,优秀教师作为高校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增强学校的内生动力、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仅要夯实自身的科研基础、通晓本学科的“史”“论”“方法”,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更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养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高校要从教学、科研两方面培育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做到教学科研相长、互促共进,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激励教师扎根中国大地讲好课,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让高校真正成为优秀教师成长的园地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

面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铭记使命担当,坚守教育情怀,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紧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紧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着眼未来、潜心育人,优化激励教师更好发展的政策环境,探索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和支持政策体系,让更多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学大师、教育家脱颖而出,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于6月19日召开的“做大先生 育时代新人——加快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