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校管理 >> 正文
探索“教—学—导”一体化 重塑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16-10-13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第01

摘 要:在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导”一体化,塑造新型的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并从教学管理者“引导”的角度,全面激发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学生乐于自主学习,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导;一体化;本科教学;服务模式

一、本科教学的困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稳步前行,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质保量地向社会输送高品质人才是每个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本科教学困境重重,人才培养情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对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不强,旷课、迟到、课堂开小差、考试作弊等学风问题严重等。一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另一方面学习缺乏策略,学习方式传统且单调。此外,由于专业归属感不强,很多学生选取专业时比较盲目,对专业知之甚少,以致进入专业学习后,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于是产生厌学情绪。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严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二,教师教学动力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管理制度、政策的制订中出现教学与科研两条线的严重不平衡,科研导向远远胜于教学导向,体现在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薪酬奖励、能力培训等多方面,与教师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些都直接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在本科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师人才培养质量观缺失,教学质量意识不强。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课堂,课后指导微乎甚微,教学质量的概念充其量就是其由被学生评价产生的压力转移来的束缚。其次,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不强。具有较高职务的教师不愿意参与教学管理活动,高职称教师不愿意承担本科生课程教学,青年教师因职称晋升等压力投身于教学的精力更是有限。最后,教师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由于教学与科研的激励机制与奖励措施严重失衡,教师投入科研与投入教学的回报差距甚远,导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专业建设、教材编写等教学改革活动的动力不足。

第三,管理服务创新不足。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等多方面。高校的教学管理受其特定发展环境影响,带有严重的机关作风和官僚习气,创新不足。管理思想与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更多侧重在行政管理层面,强调“管”,而非“理”,更非“服务”;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守旧,人性化不足,管理组织僵化,管理制度过于僵硬;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滞后,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动力。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管理与服务创新,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

二、“教导”一体化探析

1.“教导”一体化内涵解析

从系统论来讲,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其他的要素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衍生而来的。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就是要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优化状态,也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相互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实现系统目标。

在“教导”一体化中,“教”是指“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左传》曰: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意思是“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尚书大传》中记载:“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其主体是学生。“导”也即导引,指引,带领。《说文》中说:“导,引也。”其主体是教学管理者,包括对学习/ 教学观的引导、学习/ 教学目标的引导、学习/ 教学方式的引导等。“教导”一体化是指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主动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指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教导”一体化中,教师、学生、管理者有着各自的功能定位。它的根本“学”,关键在“教”,重点在“导”。

2. 探索“教导”一体化必要性分析

在大力开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探索“教—学—导”一体化,重新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非常必要。“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该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不是让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成为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探索“教—学—导”一体化,有助于高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服务理念,完善管理方式,有效推动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激励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投入教学,促进教师多方面能力提升,有利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有助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宽平台,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基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教导”一体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创新,理念先行。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人才培养,以人为本是高校管理理念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就是指在教学管理中用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来确定教学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目标转换为通过管理塑造一种环境,激励和启迪人们自觉为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而奋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包含“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两个方面的含义,但归根结底还是落在“以学生为本”上。

第一,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差别和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坚持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的并重,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其次,管理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学籍管理、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教学运行管理上都要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优质高效的“导学”系统。

第二,教学管理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大学组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以教师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引申和具体体现。高校在改革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尊重教师的情感和权益,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满足教师的需要。同时要充分认识和肯定教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高职称教师发挥教授专家治教的作用,积极推动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授为核心的各项教学改革和教学工程建设。

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管理者要通过完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

学生分类培养就是学校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设计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成为各有所长的专门人才。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重视人才分类培养,并初步建立了分类培养体系。但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还是比较单一,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对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不能很好地将教学过程、科研活动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充分的分类培养;在教学资源上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要,教学条件保障与创新基地建设不能满足分类培养要求。

首先,高校应依托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按照“以生为本,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差异性和学生发展个性化的新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制度,构建本硕贯通培养机制,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方案,建立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其次,推动课内外一体化进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立健全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相挂钩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导师团队、实践平台和孵化基地,完善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再次,统筹社会、学校等多方资源,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职业规划相一致的目标导向型实践育人体系,重视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性训练。最后,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联合培养渠道,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在国际视野下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

3. 转变教学管理方式,构建有利于本科生自主学习的管理机制

构建“教导”一体化管理方式,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选择性机制,引导学生选择性学习。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学分制改革成为高校转变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主流趋势,越来越引起高等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实行学分制能够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具有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学习进程的弹塑性、选择学习时间和教师的灵活性等优点。

实行完全学分制,实施“三开放”制度。就是指放开“转专业、选教师、重修”,努力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与自主发展空间。一是放开学生转专业限制。尊重学生的学业兴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转专业的需求。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职业生涯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现阶段,学生专业选择主要是依据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各高校和专业的分数线,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不高。高校管理者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订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转专业制度,在管理的决策中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内容的适度选择权,对转专业的名额,也可以从限制名额到逐步放开。二是放开学生选择授课教师的权利。在教师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授课质量。由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师,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发挥;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三是放开重修限制。将重修课程的决定权交给学生。通过实施三大开放,逐步实现完全学分制。

4. 构建教学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投入教学

当前,各高校无一不被“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所困扰。教师之所以乐于献身科研,主要是因为科研政策的导向力过于强大。因此,要扭转这种局势,只有建立相应的教学激励机制,使政策的风向标导向教学。高校教学管理者要针对教师的心理需要、应用相应的激励措施,去激发其投入教学的动机,利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去引导他们的教学行为,从而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第一,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教师教学积极性首先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学的热爱,来源于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要构建新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培训等培训体系,使青年教师认知教学的重要性、熟悉教学方法、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从而增强教学自信心。同时,增加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培训的机会,扩大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认同感,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第二,建立教育教学奖励制度,激励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奖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教育教学奖励的力度、范围对教师重视教学有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很多高校都制订了各种教学奖励制度,不同程度地对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效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但是,奖励的力度和幅度远不及科研奖励。因此,教育教学管理者要在增加奖励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奖励机制。根据教学情况,制订教学型人才评聘计划、教学名师发展与奖励计划等激励机制,扩宽教师发展的路径。

第三,健全教学评价制度,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科学的评价制度能对教师的教学成效进行正确的判断,对教师投身教学指明了方向。当前,很多高校都采取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考核教师的本科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认同感和积极性。主要是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忽略了教学其他环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制订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评价指标,保证评价制度的相对长效性。同时,将实践教学环节、参与课程、教材等教学建设与改革,进行教学研究等教学活动纳入评价体系,全方位评价,全方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