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工程师培养过度“科学化”怎么破
发布时间:2017-11-23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科技日报   2017-11-23

按道理,科学家负责探索自然规律,工程师则利用规律解决技术问题。

然而,事实并不总和预想一致。国内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出的工科生有点像“科学家”,却少了几分“工程师”的气质。

这从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就能看出来。这份报告面向1万多名工科学生、600多名工科教师、150多名工学院院长、5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颇耐人寻味:国内的工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逻辑思维、工具使用、研究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企业充分肯定。但在前沿知识、创新能力、分析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却相对较低。

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

“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工程教育的传统优势,也折射出工程教育对国家、行业发展的现代需求适应性存在不足。”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杨勇平看来,工程教育归根到底是直接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行业、区域发展的最前线,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可是现在高等工程教育存在过度科学化的趋势,学校的课程目标与行业及市场的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培养的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杨勇平说。

企业人士也在吐槽这种“脱节”。国家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张成松原来就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他偶然翻看了现在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材,发现“从电网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内容没有反映最新的技术需求”。

这个趋势,不容小觑。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工程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据最新统计,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在校生规模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38.2%,本、专科工科专业布点数分别达到15718个和23875个。

但工程教育大国不等于工程教育强国。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就显示,我国“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虽然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工程师总体质量却不靠前。

如何创新工程师培养方式

怎么破?其中一个策略是高校与企业抱团作战。

1117日正式成立的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就是校企抱团合作的案例。

这个联盟由30所高等院校、16家行业企业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它的主要目标是在电力领域加强校企和校际合作,更加有效地对接国家战略、更加紧密地结合行业需求,促进行业企业由工程教育的“用户”向“参与者”转变。

如果说,以前的校企合作是“点对点”的话,这个联盟正在努力促进“面对面”的合作。成立伊始,该联盟给2018年的工作设立了几个“小目标”。比如,制定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用于指导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可以作为行业企业人才招聘的考量依据。此外,为了解决成员高校学生工程实践不足、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联盟还要遴选一批电力行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除了成立联盟,高校也在摸索各自的路径。

杨勇平介绍,华北电力大学在尝试“订单+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即企业每年在学校三年级本科生中进行预招聘,并签订聘用合同。“联合”是校企双方的联合培养。迄今,该校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中广核集团已经通过“订单+联合”的方式培养了核电专业人才700多名。

浙江大学则开展了电气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校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齐东莲介绍,这项计划的亮点之一是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人才培养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将对入选学生的教学计划、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评议。

“当下,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风起云涌,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也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杨勇平说,继续按部就班地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工程师,肯定满足不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