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高教改革综述: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二)
发布时间:2010-07-09    文章录入:    点击:[]

质量工程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首次在国家层面实施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批准120所高校立项实施16340个项目。参与其中的中南大学学生张常亮说:“这不同于课堂学习,我们要上网搜索,请教老师,独立思考,实验验证,这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以前课堂学习所欠缺的。”

设立“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了500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抽样调查,2000年,全国高校约有三分之一的副教授、三分之二的教授不上本科生的课。而如今,为本科生授课已经成为高校评聘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

遴选建设了101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施“质量工程”面对的不只是重点大学,还包括了所有高校。因此,“质量工程”在高教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的建设成效已经得到初步显现。

作为“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还正式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以及新建高校在内的589所本科高校,近千万名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了“以评促建”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没有哪一项工作有评估这样如此广泛、持续而深入的动员力,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上万名评估专家和近千万名高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力量和心血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投入到提高质量行动中去。”

今年5月,以“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南京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高等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更加关注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更加关注培养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更加关注质量保障评估的制度建设。”

这三个“更加关注”,阐述了高等教育崭新的质量观。

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5年来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个。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新世纪以来的10年,我国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在伟大变革中开拓奋进,在探索体制中确立地位,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以举世瞩目的实际成绩取信于社会。一批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较高科技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初步形成,并日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5年来,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中占居了重要地位。据统计,在近6年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中,高校获奖数占每年度授奖总数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印证了高校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主力军。5年来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高校占了7个,充分说明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原始创新和技术发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广军带领的课题组,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制出“小型高精度天体敏感器技术”应用于我国7项重大航天型号和空间计划,以及16家国防工业和科研部门的关键技术攻关,在10余家民营企业机电装备和自动化装置的开发与生产中,创造经济效益1.35亿元。中南大学作为主持单位,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群与中国铝业公司的产业群协同与集聚优势,历经10年,研制成功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技术,获得67项发明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与材料的封锁。

“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高校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而是站在国家层面,瞄准国际前沿,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的持续投入,高校正在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占全国总数的64%;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102个,占总数的31.7%;在国家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科技发展重中之重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也有高校专家的全面参与,其中,“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的研制、设计与建设由清华大学负责主持。

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高校形成了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2009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共立项80个,高校获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18项,占总数的64.3%,是历史上比例最高的一年。

2009年,高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人,分别占增选数的54.3%和41.7%。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说:“近年来,新增院士中来自高校的院士成为多数,这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结果。高校院士的增加,能够带动高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进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

高校还积极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在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应有的独特作用。在与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恒兴集团开展的合作中,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整个团队全方位参与,双方合作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对虾饲料生产基地,带动了近10万人就业。恒兴集团已投入科研及配套经费达8000多万元。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说:“大学既是‘象牙塔’,又是‘发动机’。大学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能够使企业发展起来,带动相关产业,解决就业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的差距,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我国政府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加快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建设步伐,培育一批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等学校取得大批高质量科研成果,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