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0-05-24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高教专题研究参考 2010年第4期

随着我国学科建设的日益深入,国内高教理论界对学科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学科建设实践中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学科建设已成为国内高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然而,至今未见一篇综述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文章。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一、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的现状

   在论文方面,笔者使用维普数据库,取关键词为“学科建设”,对高等教育专栏中的全部文献进行搜索。发现在1989—2004年期间发表文献共计1389篇。历年发表数量的趋势(1) 1994年以前几乎没有文献发表,说明此段时期里高校学科建设尚未引起学者的关注; (2)高速增长段为2001—2003年,对应的是研究热潮; (3) 2004年虽略有下降,但研究仍保持在高位。剔除1 389篇文献中的新闻报道、通知、会议纪要、一稿多投以及与研究主题并不相关等文章,与科建设相关文献共889篇。

   研读889篇论文发现:我国学者普遍使用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极为稀少。笔者认为,这些年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出发点是具体学校或具体学科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侧重于表层分析,不少研究深度不够,所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实证基础;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还很少,表明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对889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频度统计,研究文章大致可划归为8类,其中论文频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各高校有关学校自身学科建设的经验或某一具体学科建设的“经验介绍”;二是从宏观角度阐释,其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较强普适性的“总体阐释”类文章。这一格局体现出研究视角较为单一,虽然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繁多,但研究视角可进一步归纳为四点:

其一,结合某一具体学科来阐述如何建设的问题,针对性较强。例如,潘懋元、陈兴德的《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其二,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特点,介绍高校学科建设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和指导性。例如,王大中针对清华大学实际而写的《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其三,综合众多高校学科建设实践,从战略高度审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建设的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例如,谢桂华的《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等。其四,切入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阐述学科建设的相关理论问题,涉及概念内涵、结构布局、发展规律、资源配置和学科评价等。例如,杨天平的《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张振刚、李林的《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称性及其构建研究》,朱东华的《学科评估理论及方法》等。

在学位论文方面, 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周进的博士论文《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将学科的定位作为理工大学中理科发展的核心,系统分析了理工大学办理科的诸多问题,对理科的建设和发展等具有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并在文中梳理和论述了大学转型等概念和观点。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罗云的博士学位论文《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研究》以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学校管理的层面总结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介绍了国外若干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该论文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此外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海燕的硕士论文《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研究》、中南大学刘湘宁的硕士论文《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庞青山的博士论文《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浙江大学邹晓东的博士论文《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浙江大学段丹的硕士论文《基于矩阵结构的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研究》等均从不同角度对学科建设进行了研究。

   在学术专著方面,很多学者都从某一视角对学科进行研究。例如,陈燮君的《学科学导论》运用发生学的方法,从学科发展角度探索了学科产生的内在动力、机制及发展趋势;刘仲林的《现代交叉科学》和《跨学科教育论》则分别从交叉学科、跨学科的视角剖析了这类学科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等;胡建雄等著的《学科组织创新》侧重对高等学校院系学科结构进行探究,并以论文集的形式展示了高校学科组织结构的系列研究成果。这些著作对高校学科建设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专门论及学科建设的专著尚属空白。

   其他有关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的内容散见于各种著作及研讨会中。例如陶爱珠主编的《攀登——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一书中第三章从我国顶尖大学的学科现状及其成因和学科发展的策略两部分来阐释学科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中,与会专家代表也纷纷就学科建设发表看法。但基于研讨会形式本身的局限性,论述不能透彻,也不可能全面、系统。由此可见,我国对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虽然已被广泛重视,论文数量众多,但大多以经验介绍为主,而从高校战略角度系统、全面阐述学科建设的文献略显不足,深入研究学科建设具体内容的文献很少,系统化、理论化的相关专著较少。这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与高等学校战略发展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与“龙头”地位尚不相符。所以,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中的若干观点

(一)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概念界定

我国高教界在定义“学科建设”时,研究的视角不同,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从系统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一个由人、财、物等基本要素组成的系统工程[1](P79-80)。

从效益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通过“投入”获得“产出”的过程[2](P180-181)。

从发展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保持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3](P114-116)。

从变革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学科的规范和重组[4](P69-71)。

从内容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集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它不仅涉及学科自身学术水平的建设,还涉及组织、制度和资源配置等相关社会建制方面的建设[5](P99-101)。

从交叉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是指深化、充实、调整和改造已经存在的单个学科,创造尚不存在的学科,纵向上增加本学科的深度,从而实现学科知识量的增加、质的提高以及学科数量的增多[6](P17-21)。

从结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指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综合学科或跨学科的设置种类及构成的学科布局结构[7](P31-32)。

从目的角度,提出学科建设就是按照一定的学科方向,对学术队伍和条件进行规划与建设,从而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8](P114-116)。

以上只是众多学科建设概念的几个代表。由此可见,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既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又可以从中观乃至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其外延相当宽泛。但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来看问题,其核心要素都是学科建设是集活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学科建设是人们为构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按一定的范式所从事的发现新现象、创造新知识或完善理论的创新活动。

(二)关于学科建设的特征

通过对学科建设概念的分析与现实的考察,我国高教界在对学科建设的共同特征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与系统性。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9](P16-20),它辐射和渗透到学校的每个环节,既包括理论探索,又包括实践检验;既包括教学科研活动,又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既包括教学科研平台等硬环境的建设,又包括机制、体制及文化等软环境的营造。反之,学科建设还受到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如学校的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等。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建设的综合性体现。

2.适应性与创新性。学科建设是个“解难”的过程,要适应科技发展与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求,主动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时注重在发展中创造和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10](P62-69)。“适应”是学科生存的环境,“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学科建设是高校机制的创新、体制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

3.动态性与发展性。学科建设是高校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催生学科生长点的动态过程。它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需要着眼于高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科建设的途径和内容,与时俱进。

4.长期性与持续性。学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是关系到高校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建设,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建设特征。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这需要相当长的建设时间,且需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学科建设不会因领导的离位而消失,只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甚至学科建设主体的改变而转移建设重点,但学科建设仍会持续下去。

(三)关于学科建设的原则

有论者认为,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建构;应该坚持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11](P80-83)。

有论者进一步从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明确提出学科建设应遵循体系建设原则、重点建设原则、可行性原则、特色与创新原则、超前性原则和共生性原则[8](P114-116)。

还有论者认为,学科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自主生存”、“优胜劣汰”、“适应科技发展”的原则进行建设。

   上述原则多是基于高校由于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局限,学校在分配资源方面对所有的学科不可能一视同仁,齐头并进地搞学科建设,否则势必造成资源配置分散,无法促进学科建设发生质的突破的考虑,这符合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

   (四)关于学科建设的作用

   有论者认为学科建设的作用表现在五个方面[9](P16-20)[12](P46-49): (1)学科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水平,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最主要的体现; (2)学科是人才吸引的强磁场,人才培养的沃土; (3)学科对人的发展起着定向和规范的作用;(4)学科建设是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5)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平台,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功能的基础[13](P6-7)。

   (五)关于学科建设的多元体现

   有论者认为,学科建设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其体现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高校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包括学科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的定位、目标和学科方向的选择;中观层面上包括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组织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微观层面上包括学术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管理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4](P18)。

还有论者进一步指出,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现在多个方面,但这些不同方面不是相互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们彼此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联系。其中,学科方向是根本,学科队伍是关键,学科基地是保证,学科制度是核心,学科平台是基础[15](P167-172)。

也有论者认为,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9](P16-20)。

   不难看出,学科建设可以体现在各个层面上,学科建设就是在它与学校发展定位、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思想道德建设、人才培养、本科教育、管理工作和平台建设等众多复杂关系交织的网络中寻求交叉点。这为高校的管理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与途径,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即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凸显学科的龙头地位,更好地协调相互关系。上述论者阐述了学科建设内涵的多样性和各自联系,但对学科建设在文化中的体现重视不够。

(六)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主体由于价值观、关注点和研究角度不同,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所持的态度通常各异。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有论者认为,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有的已经或正在纠正,有的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创建实践。主要有:

1.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是学科布局合理[16](P55-58)。这种认识表现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就是在学科布局上贪多求全,盲目追求学科设置的多门类、齐全性。从传统模式多年运行的后果来看,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由“小而专”变为“大而全”,争着办综合性大学,盲目追求全面优势,扩展弱势学科,致使各高校专业趋同,缺乏特色,“千人一面”[17](P31-32)。

2.认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这种认识在学科建设实践中的表现是:只重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不重视或轻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学科梯队的形成、学科基础设施的改善、学科氛围的营造和学科环境的构建。

3.认为科学研究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这种观点认为,学科的发展是通过知识创新、知识发现实现的,科学研究是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的主要手段。因此,科学研究的水平也就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水平。

4.认为有钱就能搞好学科建设。这种观点把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简单归咎于资金投入不足,以为只要有了足够的经费投入,学科建设情况就能很快、很好地得到发展。

还有论者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要素分析,认为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1.学科方向上追求名称的动听,缺乏实际条件的审视,忽视学科自身的系统性和社会的真正需求,存在“老、同、活、散”问题[18](P46-48)。

2.队伍建设上混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与学科负责人的概念,学科队伍人才匮乏,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学术队伍间存在内耗,老人统治严重,队伍建设后劲不足。

3.基地建设中各个院、系和教研室都追求小而全,致使有限的资金分散,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现象较为严重,利用率低。

4.经费管理中顾个人、失集体;多无偿、少有偿;有奖金、无罚金;热规定、冷监控。

5.学科组织结构中不适应学科建设的新需要,效率低下,资源浪费[18](P46-48)。

另外还有些论者就我国目前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增长太快,盲目争取学位授权点数量[19](P45-47)而导致学科建设中存在急功近利[20](P32-33)、缺乏务实精神[21](P42-43)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事实上,在我国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远非以上所述,实践过程中问题和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和突出,这就需要我们的深入探讨。

(七)加强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对策

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1.一般性发展对策。例如,毛晓华等[22](P72-73)提出:学校高层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学科建设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学科建设应从跟踪型转变为自主创新型。又如,李玉民等[23](P83-85)基于天津市各高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提出:学科发展要有明确的定位;实施制度创新;实行“强强联合”;积极发展应用型本科;发展新兴与交叉学科;建设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再如,谢戬[24](P16-18)结合武汉大学的实践提出:重点学科建设以创新为原则,抓住“211工程”的发展契机,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使其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抓住建设重点学科的机遇,按照保重、扬优、改老、扶新的方针,建立起一个新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结构合理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进一步增强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实力,带动全校的学科水平全面升级;抓住重点学科建设的机遇,通过对学科的综合、交叉和延伸等方式,在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新增一批新的学科生长点,带动学科建设的更新和升级。

2.针对特殊问题的策略。例如,谢桂华[25](P46-52)就如何抓好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工作提出了高举“一面旗帜”,贯彻“一个方针”,坚持走“一条路”,组织好“一支科研队伍”,建设好“一批学科”,建立“一批研究基地”,争取“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八个“一”对策。又如,娄延常[26](P32-34)针对学科建设中如何体现特色,提出在学科建设中必须采取不均衡的学科发展战略,还要特别注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建设;加强学校造诣深、结构合理的学者群和教师队伍梯次建设。卞清[27](P69-71)则就学科评估提出要按照科学、客观、公正、易行的原则,设计出符合评估目的、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适当考虑重点学科评估的多元化问题;不断完善重点学科评估工作的保障制度。

3.宏观发展战略思路。如赵沁平[28](P9-11)提出,研究型大学要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模式、机制和组织管理形式来设置、建设、发展自己的学科;保持和发展传统学科中的优势和特色;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努力形成新的优势学科;高度关注未来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未来学科的形成;抓住机遇,建设综合性大科技平台,创新科技和学科管理体制;以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目标为己任,调整学科建设规划和发展战略。

   三、有待深入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对学科建设的理论体系尚未真正确立起来

   我国学者对于“学科建设”的认识大多是基于“高等学校管理”的实践背景所得出的结论,研究出发点和一些主要观点凝聚着较为浓厚的“实践情结”而缺乏“学术情结”。不论是早期的“无意涉及”,还是近期的“有意关注”,他们通常比较注意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对学科建设理论问题的研究尚嫌不足,实践研究仍留有较大的空白。由于缺乏对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深度研究,我国研究者对于学科建设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远未到位,从而导致许多人对于学科建设的种种误读。当前我们特别需要强化对学科建设理论的研究,从学术角度来探索,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从而彰显其学术价值,真正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实践脱节的“两张皮”问题提供一个新思路,开启一个新视角,构建一个新模式。

(二)对学科建设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有待深入

目前我国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较多地关注国内高校的情况,缺乏与国外高校学科建设的横向的现实的比较;较多地注重学科建设现实的状况,缺乏纵向的历史的比较,较少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这样就很容易将学科建设变成短期行为,而不能很好地预测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因此,通过对学科建设历史的追溯与回顾,指导并预测今后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是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三)学科建设的研究内容急需丰富与完善

我国学者对学科建设的研究已较为全面,但笔者认为其内容仍有待深化,如对学术队伍的研究仅局限于学术梯队的探讨,忽视了学术团队的研究;对学科结构的研究也多是经验的总结,缺乏从理论角度探究学科布局以及学术队伍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另外,随着我国学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对学科评估的系统化研究也亟待加强,如何科学地构建学科评估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学科形成和发展最为关键的评价准则之一就是范式的建立与发展。“有了一种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29](P9)而我国高教界对学科建设中的学科范式缺乏深入探讨,未对学科文化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需要警惕泛化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在国内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出现在一些场合使用“学科建设”术语不当的情况。我们需要警惕泛化的学科建设,从而避免将一些“工作心得”的“陈酒”装到“学科建设”的“新瓶”之中。

                             (天津大学 王 梅、陈士俊、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