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教理论研究 >> 正文
回归还是超越: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愿景
发布时间:2021-11-23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8期

摘要:行业性高校早期的办学形态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今天的社会不可能再回归行业计划经济时代,行业性高校早期办学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面对进退两难的处境,行业性高校必须转变与行业的关系,变原先的兄弟关系为合作伙伴关系,变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为相互选择的协约关系。行业性高校未来仍将是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但必须转型发展,树立新的办学理念,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办学体系,改善服务行业的方式方法,拓宽和升级办学功能。转型发展是行业性高校在新发展阶段的涅磐重生。   

关键词: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行业

行业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别,历史上它们曾经拥有比较优越的办学生态环境。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它们的办学生态环境,为了建构新的办学环境,它们备尝艰辛,表现各异:有的无所适从;有的信马由缰,漫无目标;还有的对原来所依靠的行业依恋有加,非但不愿融入新的环境,而且还试图回归行业办学,个别高校甚至提出以服务行业企业的全产业链构建办学体系,所有学科专业都必须围绕行业企业需要办学。当然,也有的行业性高校奋力开拓,意图在保持服务行业发展办学优势的同时,建立具有更广泛适应性的办学生态环境。归结起来,面对办学生态环境的变化,行业性高校面临着回归还是超越的双重选择:是继续执着地以行业建设和发展需要为导向构建办学体系,还是一方面保持原有的办学优势,另一方面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开拓新的办学空间,培育新的办学生态,实现面向行业办学与面向社会办学的有机结合,达到人、社会、职业的和谐统一。回归还是超越,不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游戏,行业性高校必须在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上作出抉择。何去何从,不是行业性高校单方面的自我选择,更不是学校领导的意志所能左右的,而是行业性高校与新的办学环境有机互动的结果。

一、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行业性高校与行业有着不解之缘。正因为如此,人们对这类高校的称谓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如“行业高校”、“行业特色高校”、“行业型高校”、“行业特色型高校”等,有的在这些称谓之前加上代表办学水平的“高水平”、“一流”、“顶尖”等词语,有的则加上代表行业的“机械”、“电力”、“电子科技”、“交通”、“农林”、“医药”、“海事”、“石油”等词语,还有的加上代表行业部门层次的“中央”、“地方”等词语。总之,这类高校几乎覆盖了我国社会各行业,各行业都开办了不同层次水平的高校,其中,以各工业行业开办的高校最多,农业、医疗卫生行业也在中央和地方层次开办了一批高校。应该说,在一个较长时期里,它们都可以归入“行业高校”,它们与行业之间建立了封闭运行的办学模式。直到改革开放后开始转型发展,它们的办学属性才增添了一些新内涵。至于“行业特色高校”、“行业型高校”、“行业特色型高校”等概念,笔者以为只要约定成俗,大家都能理解其含义,都可以使用。不过,从严谨的角度讲,笔者更愿意采用“行业性高校”这一概念,它体现出传统的行业高校在转型发展中由原初完完全全服务行业转变为以服务行业为其属性之一的性征。这就避免了概念使用中难免会出现的“特色”、“类型”之争。值得注意的是,受行业办学的影响,一些不具行业性的社会事业,其主管部门也举办了“属于自己”的高校,如财经、政法、体育、艺术、语言、劳动保障等。有人统计,除教育部门外,举办高校的其他政府部门有30多个。很多研究者把这30多个部门举办的高校都纳入行业性高校范畴,显然,这是混淆了行业与事业的界限,逾越了行业的边界,扩大了行业范畴。不过,就这些非行业部门举办高校的办学模式而言,它们与行业性高校几无二致。这可能也是人们将这两类高校混为一谈的原因。

考察行业性高校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办学的社会环境没有发生重要变化前,它们保持了“原生态”办学模式,不论是学科发展还是专业设置,数十年间几乎没有任何引人注意的变化。在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行业性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办学空间,在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迈出了转型发展的重要步伐。

1.行业性高校的产生

行业性高校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清朝末年,在清末和民国初期,以西方大学制度为蓝本的现代高校得以创办,其中,一类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性高校发展起来了。现代矿冶业和现代医疗业是我国较早得到发展的现代行业,与之相适应,矿冶类和现代医学类高校也较早地得以创办,它们的办学主要服务于矿冶企业生产和医院医疗服务的需要,同时也主要依托相关企业和医院办学。比如,1898年,英国商业企业福公司(The Pekin Syndicate Ltd.)与我国豫丰公司议定在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种矿产,取得在焦作专办煤矿的特权。1902年他们在焦作购地打钻,1904年开始凿井,1908年正式出煤。为满足煤矿开采的需要,1909年福公司创办焦作路矿学堂。该学堂曾先后更名为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合组)、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四川矿业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再如,1861年,北京第一家西医医院——北京施医院开办。1906年,英美六家教会医疗机构共同创建协和医学堂,后来该学堂先后采用协和医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校名,2006年恢复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名。不过,总体上看,当时我国行业生产和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旺,因此,创办的行业性高校不多。

我国行业性高校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大规模现代化经济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政府大刀阔斧地实施了院系调整,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体——综合性大学进行了外科手术式改革。在编制院系调整方案的时候,教育部顾问、苏联专家福民介绍了苏联的经验:基本原则是按照生产部门的业务,将之前庞大而复杂的高等院校的某些系科划分出来成立若干专门学院。大学一般只保留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关系科,把其余的医科等系科划分出来,成立独立的医学院、法学院、财经学院等单科性学院。……苏联在高等院校调整后,大学仅有33所,多科性工学院有20所左右,其余大多数都是按生产部门而设立的单科性学院。根据苏联的经验,在院系调整中,在保留综合性大学文理基础学科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指令手段,将应用性学科专业剥离出来,或独立建院,或重组建院,建立了一大批专门学院。毫无疑问,专门学院并不都是行业性高校。据统计,1949年,全国有高校205所,在校生11.7万人,其中,直接服务国家工业化生产的工科院校只有28所,占总数的13.7%。经过院系调整后,到1953年10月,全国高校总数下降到181所,38所工业院校除4所由教育部管辖外,34所隶属于各工业部门,此外,还有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等。从工业、农业和医药类院校的数量来看,我国行业性高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它们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干部分。行业性高校的兴起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定国情下的战略选择,由此为我国高等教育抹上了一层深厚的行业底色。

此后,随着行业计划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业越来越成为一个自我循环的经济、科技和教育体系,行业举办的科技研发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唯一使命就是服务于行业经济发展。为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政府行业部门往往建立自身的教育体系,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阶段,很多政府行业部门都建立了普通本专科高校和成人高校。到20世纪80年代,为培养满足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改革开放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政府行业部门举办了一批新的行业性高校,行业性高校体系因此更加完备。行业性高校的基本特点是与行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息息相关,完全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需要,是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行业性高校往往封闭运行,根据政府行业部门的指令办学,与政府行业部门和行业企业结成了牢固的利益“同盟”,对社会其他方面的需要往往“视而不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行业经济具有垄断性,政府行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往往比较好,所以,行业性高校办学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基本都得到较好的保障。

2.行业性高校的转型发展

在政府行业部门的主管下,行业性高校建立了非常独特的办学体系。很多行业性高校办学数十年,只有几个专业,有的甚至一直坚持一两个专业办学,不但没有增设专业的积极性,而且除了教学外,很少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行业性高校的变革未曾停止,就办学形态而言,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阶段。

第一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受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行业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计算机人才等的需求非常强烈,部分较早建立的行业性高校开始举办一些经济管理类和计算机方面的专业。

第二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宽松,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开办新专业成为全国高校拓展服务面向、加强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措施。行业性高校在这一轮高等教育发展中没有缺位,开办新专业的积极性提高,很多行业性高校都开办了一批新专业,新专业既有与行业有关的,也有关系不太密切的。

第三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20世纪末启动的高等教育扩招为行业性高校开办新专业注入了新动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更使行业性高校不得不重新确立自身的办学定位,建构新的办学体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了行业部门的办学权,一批中央部委属行业高校更换了东家,不论是划转教育部还是下放地方,它们都积极开办与行业生产和管理联系不紧密的学科专业。受中央政府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地方政府行业办学和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地方行业性高校或划转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与其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合并。管理体制转变后,行业性高校办学的服务面向发生了重大改变。为适应这一变化,扩大服务面向,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行业性高校普遍新增了学科专业门类和数量。这一次增设新学科专业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超过了前两次,对行业性高校办学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第四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出现在2010年后。总体上看,近10年是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调整期,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进入了比较理性的阶段。受双一流建设政策发布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的影响,叠加对前一阶段发展进行反思的影响,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出现了分化趋向。有的保持了前一阶段的发展势头,继续推进转型发展;有的则进行了学科专业的整并,甚至裁撤了部分新设学科专业;有的提出了回归行业的办学导向。与前三次转型发展的总体取向大体相同相比,这一次行业性高校的转型发展出现了不同的走势,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的差异反映了它们在办学中的矛盾心态。

3.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矛盾

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前,行业性高校长期保持了其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骨干地位,它们数量较多、地位特殊、办学水平较高,因为与行业保持着同呼吸共命运的联系,所以,对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几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使行业性高校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行业性高校发展出现了回归与超越的矛盾,何去何从已经影响到行业性高校的办学与发展。

长期以来,行业性高校面向行业办学,依靠行业生存,与行业水乳交融、血脉相连,曾经人们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可割裂。在几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阶段,行业性高校都保持了与行业的有机联系,即便是在大量新增学科专业的背景下,行业性高校都未曾中断与行业的密切关系。这就不难理解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为什么部分行业性高校在面临办学和发展方向的抉择时,还提出回归行业办学。实际上,现在行业性高校面临的矛盾是:超越不易,回归亦难。从理论上讲,超越既是行业性高校自身适应新的办学环境条件变化的需要,又是它们在高新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下变革办学模式、升级和提高办学品质和水平的要求。突破单纯地服务行业办学,建立面向社会的办学体系,参与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有利于拓宽行业性高校办学范围,增加其服务的社会领域,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使其能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和行业发挥办学功能。同时,开办更多的学科专业,有利于行业性高校利用多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资源,开展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由此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办学功能。但实际上,超越不仅需要时间,短时期难以达到转型发展的目的,而且还需要在超越进程中多头并进,既要保住传统学科专业的优势,又要培植新建学科专业的实力,打造新建学科专业的办学特色。不仅如此,还要在各种政府部门评估考核和社会排名中不掉队。实际办学过程不如理论描述的那么美好,也没那么容易取得理想的成就。既然超越难,行业性高校是不是就可以回归行业,重建与行业之间亲密无间、相互促进的办学模式?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正解。在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很多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被整并,行业举办和管理职能得到调整,行业企业面向市场自主发展,这样一来,行业性高校既不可能回归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也不可能发展与行业之间传统的办学关系。行业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向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服务不再由行业性高校定向提供,而是面向市场通过竞争获得。这不仅有利于行业获得更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服务,也有利于行业与提供教育科技服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更富有活力的多元合作关系。尽管有些行业性高校与行业之间还保留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对相互合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办学实力和水平越来越成为它们相互合作的基础。所以,行业性高校面临的处境可谓是进退两难。

实际上,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破解进退两难的困境,建立面向行业和面向社会的办学新体系。“两个面向”已经成为行业性高校办学的出发点,这个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因为回归的社会环境条件已经不复存在。行业性高校即便要回归行业办学,也不是简单地回归历史,而应在拓宽社会服务面向的同时,加强与行业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提升服务行业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与历史相守,与初心相伴。超越是历史的必然,但并不意味着行业性高校割断与行业的血脉联系,而是要在更好地服务行业的同时,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实现转型发展,开创新的办学格局,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到新的地位,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重大作用。

二、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行业性高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也是特定的国家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结果。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由于高等教育运行发展的历史惯性影响,以及行业对行业性高校办学的信任与期待,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解决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这里既有文化认识问题,又有政策问题,还有办学实践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不可否认,两大关键问题即理念和形态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它们仍然制约了行业性高校的办学与发展。

1.理念创新问题

每一所高校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但不同高校可以有相同或相似的办学理念,尤其是相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理念的共性更多。经过40多年的转型发展,行业性高校的办学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表面上看,转型发展主要表现为办学形态上的一些改变,比如,学科门类增加,所开办的学科范围超出了直接服务行业的需要;专业数量增加,新增专业与行业发展需要没有紧密的联系;功能得到了拓宽,不仅为行业服务,而且向更广泛的社会部门和其他行业提供服务。实际上,即便是这些形态的转变也要践行和坚持新的办学理念。

总体上看,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缺少新理念的指导,几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主要是应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而采取的举措,并非基于发展愿景的考虑,缺少明确的发展目标。客观上,早期的转型发展更多地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有的是为了扩大招生的需要,有的则是“随大流”而采取了一些行动。即便到现在,很多行业性高校仍然没有确立适切的转型发展理念,对过去的面向行业办学和转型发展较少总结,对现实的发展格局缺少定力,对未来继续转型发展没有明确的愿景和方向。总之,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犹豫不定、反复折腾、自我否定等问题都与理念不清晰、不坚定有关。

诚然,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非一日之功,必须树立坚定的新办学理念。这就需要行业性高校在总结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刻认识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看清转型发展的方向,坚定转型发展的信念,实现理念创新,并牢固树立新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主要是对办一所什么样的高校的认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所以,办学理念的核心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除了对人才培养的一般素质要求外,具体而言,办学理念还包括毕业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主要是去哪里就业,在就业部门和单位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高校办学与发展的基本理念。行业性高校早期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为行业服务的理念,主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胜任行业工作需要的人。同时受行业限制,其学科专业结构单一,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根据行业需要配备,因此,能够给予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单一的学科专业教育。毫无疑问,行业性高校早期办学理念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便是经历了四次转型发展以后,行业性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但基本办学理念仍没有得到更新。尽管学科门类多了,专业数量增加了,但各学科专业之间孤立办学,学生仍然按照学科专业进行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非常有限。每年招收的新生还是按照学科专业被分配到某一个专业中去,即便在同一个学科门类,不同专业之间在培养上也较少共享课程和相关教育资源,更不要说跨学科专业之间的培养。打个比方,这样的办学更像是一种“拼盘”办学,即早期只有一个盘子,办学局限于这个盘子,后来盘子增加了,但办学还是局限于各盘子内,各盘子只是并排摆放着,相互之间没有串联起来,没有融合交流。也就是说,虽然办学规模扩大了,但学科专业之间少有交叉融合,没有发挥多盘子的整体功能,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还是比较单一的,缺少多学科或跨学科专业的修养,各学科专业毕业生的适应性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尽管这不完全是服务行业理念的结果,但无疑与其有着密切关联。

没有明确理念的指导,办学就没有方向。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实现办学理念创新。没有理念创新,无论增设和开办多少学科专业,都只是增加“盘子”的数量而已,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转型发展必须重新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将人置于今天和未来的时空背景下予以考虑,在全面审视人、社会和职业的关系后,提出大学生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显然,服务行业的素质和能力是行业性高校传统学科专业教育不能不高度重视的,但它不再是这些学科专业教育的全部目的。行业性高校在服务行业需要的同时,还要为大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使他们具有更广泛更充分的适应力。这就需要行业性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正确看待面向行业办学的历史传统,有效地处理服务行业、社会和人的关系,在相关学科专业教育中准确定位服务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理念创新为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指引。归根结底,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目的在于建立有助于实现新功能的办学体系,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功能活动中建构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办学体系。就人才培养而言,行业性高校应科学地协调传统学科专业与新增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改革以往以服务行业需要为导向的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各学科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办学,使拼盘式的学科专业关系转变为一体化融合的学科专业关系,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在科学研究中,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科研平台和装置,组建跨学科专业研究团队,开展跨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以解决行业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2.形态转换问题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办学行为上,也就是在办学中突破单纯地为行业服务所开办的学科专业,开办新的学科专业,拓展新的办学功能,在服务行业发展需要的同时,拓宽服务面向,在更广泛的领域服务社会。这既是新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行业性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正是在这种内外需要的促进下,改革开放40多年来,行业性高校未曾停下转型发展的脚步。

理念创新是先导,新理念只有落实到办学行动上才能发挥作用。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在办学形态上实现转变,表现出与早期办学不一样的特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静态结构的改变;二是办学体系的动态变革。静态结构的改变相对比较容易实现,早期的行业性高校往往是单一的学科专业类型,转型发展以来大都开设了理、文、经、管、法、艺等学科专业,静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行业性高校都宣称自己实现了多学科协调发展,指的就是改变了学科专业的静态结构,其实也就是多了几个并排办学的“盘子”。

办学体系的动态变革是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实现难度更大。动态变革是指行业性高校遵循新理念要求,改革传统的学科专业孤立办学模式,在多学科办学资源的基础上,以造就新型人才、产出新的研究成果为目的,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组织方式,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生态,实现办学功能的转型升级。可以说,行业性高校学科专业静态结构的改变只是形式上的转型,而办学体系的动态变革才是实质上的转型,后者才能真正带来行业性高校功能的升级和升华。就转型前后行业性高校的办学形态而言,新旧形态的关系常常有多种表现,可以是替代关系,也可以是并行共存关系,还可以是交叉互促关系。新旧形态关系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高校基于发展战略愿景和目标定位,通过一定时期的办学实践建构起来的。

从学科结构来看,高校办学形态一般分为单科型、多科型和综合型等类型。行业性高校早期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单科型,从理论上讲,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可以有两种趋向:一为多科性,一为综合性。从办学实践来看,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趋向是多科性,尽管有的学校声称要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但从其学科专业静态结构和动态体系来看,离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转型发展之前,行业性高校都是纯粹的单科性高校,即所开办的学科专业具有单一性,往往局限于一个学科门类和少数几个专业,办学与行业发展一体化,以服务单一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为主,一切办学活动以行业需要为转移。在隶属关系上,它们由中央和地方的行业部门举办,服从于行业部门的领导。具体来讲,它们是行业计划体制和办学体制的产物。转型发展往往首先表现为增设新的学科门类,开办新的学科专业。在转型发展之前,行业性高校以工科门类居多。转型发展之后,行业性高校大多增设了经、管、法、文、教、艺、理等学科专业。增设学科专业的数量在各校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别,这既取决于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动机的强烈与否,又取决于政策宽松的程度。

形式上的转型发展相对比较容易,实质性的转型发展才是目的之所在。只有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型,行业性高校才真正践行了新的办学理念,发挥新的功能。功能的变化主要在人才培养上,既表现为培养更多学科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更表现为实现了从培养具有单一学科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向培养具有多学科、跨专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转变,人才培养的全面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得到了显著增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也表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主要还停留在形式的变化上,实质性的转变还任重道远。经过40多年的努力,行业性高校拓展学科专业数量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学科专业静态结构。但客观地讲,这种发展主要还是拼盘式发展,面向未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向融合式发展过渡,建构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办学的动态体系。

三、行业性高校应坚定不移继续走转型发展之路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行业性高校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骨干力量。这一基本判断不会因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因为高校是社会文化教育组织,行业性高校的属性和类型会发生改变,但它们在社会行业分布的广泛性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注定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整体上看,文化组织的社会遗传性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恒久性。

但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亦是历史的必然。行业性高校不能再犹豫不定,指望回归过去,以“一招鲜吃遍天”的心态谋划学校未来是不合时宜的。在新发展阶段,行业性高校应当坚定信念,主动求变,转变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研究组织体系,一改单一学科专业办学的劣势,实现由“半个人”的教育转变为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使人、社会和职业实现和谐统一;变单一学科专业的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体系为多学科专业基础上的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体系,以解决科技进步、行业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复杂课题。

1.明确转型发展的远景目标

行业性高校应当确立远景发展目标,为转型发展树立航标。如前所述,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远景目标主要有多科性和综合性,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开设基础学科,包括基础文科和基础理科,即是否开办文、史、哲、政、经、艺和数、理、化、天、地、生等学科专业,是否可能办好这些学科专业。行业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原有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发展约束条件而定。不必讳言,行业性高校最初启动转型发展、突破单一学科专业办学的基础主要是原有的公共课师资,即利用原有的语文、数学、思想政治教育、外语等学科师资,开办新闻、秘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数学、管理、商贸、法学、社会学、外语等学科专业,实现了学科专业结构的多样化。后来,在扩招的刺激下,行业性高校开设新学科专业的积极性高涨,又一批新的学科专业得到了开办。可以确定的是,少有行业性高校在转型发展之初即抱有明确的远景发展目标,走一步看一步是它们共有的心态。很少有行业高校是在理性支配下制定相关规划或计划,指导新学科专业的开办、建设与发展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开办上的随意、建设上的随机以及发展上的随性。甚至没有人知道可能也没有人考虑过,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行业性高校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毫无疑问,对绝大多数行业性高校而言,选择转型为多科性可能是比较适宜的,就是发展与自身传统优势学科具有较大联系的学科专业,建构多学科专业相互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对于选择转型为综合性的高校,则应发展并建设优势明显的文理基础学科,强化培养人才的基础学科素养为主要办学特色。不论是选择多科性还是选择综合性,行业性高校都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转型任务,需要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二三十年,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不仅需要有耐心,还需要对远景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以为办学所遵循。在远景目标设计上,行业性高校首先需要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势,遵循高校办学的基本逻辑,合理定位自身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其次,需要参考国内外成功高校的经验教训,根据高校社会属性、自身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提出学校发展愿景,阐明学校远景目标的主要内涵与要求;最后,需要运用高校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确定自身生命发展的阶段,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以及应当采取的主要发展举措,把现实办学与远景目标紧密关联起来,放眼长远,脚踏实地,扎实推进转型发展。

2.不断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校功能的原生地。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学科专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功能。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深刻变革学科专业结构,以新的学科专业结构衍生新的办学功能,包括赋予服务行业以新的功能内涵。学科专业结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建立一个与学校办学定位和远景目标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常常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懈努力。经过几次比较集中的增设学科专业后,行业性高校基本都建立了相对优化的学科专业静态结构。就量变而言,行业性高校通过持续开办新的学科专业,已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学科专业办学发展成为多学科专业办学,学科门类一般都达到5个以上,专业数量也都超过了20个,有的甚至达到40个以上。尽管有的行业性高校存在个别学科只有一两个专业的所谓孤岛学科现象,但学科专业的整体分布状况是良好的。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重点在于建立新的动态的学科专业办学体系,改革传统的学科专业孤立办学模式,加强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包括新设学科专业与原有学科专业之间、新设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叉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学科互补、专业互通的办学体系。显然,新设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要达到与原有学科专业办学水平相匹配的程度,必须加强建设,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性高校在发展战略选择上面临抉择的困境:是支持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更上一层楼,彰显学校短期内显示度更高的发展成就,还是重视新设学科专业的崛起,使其达到与传统学科专业相匹配的办学水平,为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创造条件,追求更具长远意义的发展。不论怎么选择,都可能有得有失。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走出畸重畸轻的窠臼,实现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当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建设和发展新老学科专业。在充分认识到学科专业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同时,将整体发展与重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学科专业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谋划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目标和策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科专业,不延误任何一个学科专业的发展;从学科专业重点发展的需要出发,准确分析各学科专业发展的程度和要求,针对各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促进各学科专业的有效发展。其次,根据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关系协调的学科专业结构是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基础工程。不同的学科专业在学校办学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明确应当发展什么学科专业,以及如何协调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在以往新增学科专业的时候,有的行业性高校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行为,导致学科专业结构失衡。现在大多数行业性高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基本就位,可以考虑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长远目标,建构学科专业结构的理想模型,并以此指导学科专业建设,促进转型发展。最后,重视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行业性高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整体战略,将各学科专业团队和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重点,解决制约学科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着力建构功能升级的动态办学体系

完善的学科专业结构是高校优化功能的基础。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超越单科性高校的功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转型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行业性高校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离目的地还有很远,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行业性高校增设学科专业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建立新的办学体系,实现由1.0向3.0办学体系的功能升级,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行业性高校1.0办学体系的基础是其原初的办学模式,典型特点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都是在单一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的。改革开放以前,行业性高校基本上只开办了与行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学校往往只能在比较单一的学科专业办学中发挥自身的功能,表现出鲜明的行业性和学科专业的单一性。行业性高校2.0办学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多次比较集中的转型发展后建立起来的办学模式,基础是在转型发展前后发展起来的新老学科专业,但沿袭了其原初模式,典型特点是学校超越了原来的行业办学,功能范围得到了扩大,但却保持了各学科专业相对独立办学的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拼盘式办学模式。行业性高校3.0办学体系是2.0体系的升级版,表现为一种融合式办学模式,基础是学校新老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办学,功能内涵实现了实质性的升级。

行业性高校只有实现了功能升级才真正完成了转型发展。行业性高校过去赖以生存的行业办学体制已经不复存在,办学的社会环境已然发生了重大改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多学科专业的静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服务面向。因此,可以说,行业性高校具备了实现由拼盘式办学向融合式办学转变,从而达到功能升级发展的基本条件。

建立融合式办学模式需要行业性高校改革现行的办学体系,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研组织方式以及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等。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在这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探索,但一直收效不大,行业性高校面临的困难似乎更大,因为它们还受到传统的行业办学文化的影响,很多干部教师和校友对传统的办学模式有深厚的感情,对建立新的办学体系常抱有一种复杂的矛盾心态。尽管有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行业性高校建构功能升级的动态办学体系的改革探索却不能停下来,行业性高校只能更坚定地前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改变以往单纯地只考虑服务学生职业发展要求的传统,将学生的职业生涯、人格养成、社会生活、终身发展等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办学为基础,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于一体,实施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建立面向未来、服务终身的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就是要建立多学科专业、跨学科专业和超学科专业的科研平台和组织机制,将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组织起来,推进多学科专业联合攻关,产出原创性科研成果,开发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尖端高新科技产业技术,发挥引领文化科技发展方向的作用。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就是要利用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是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经济、环境、法律和人文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创新发展与行业之间的办学关系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绕不开与行业的关系。行业曾经是行业性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行业性高校兴起于行业、成长于行业、服务于行业、建功于行业,与行业之间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办学关系,同时又在办学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一种历史文化关系。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必须创新发展与行业之间的关系,没有与行业之间关系的创新与调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也不可能有行业性高校发展的新愿景。

行业性高校不论选择多科性还是综合性远景目标,都需要突破传统的唯行业办学导向,将服务行业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建构新的更具适应性的办学体系。创新发展与行业的关系,行业性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合作互利共赢为基本原则,将传统的依赖关系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在与行业的融合互动中建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新体系,成为支持行业发展的众多力量中的中坚力量。市场化的行业经济对高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行业经济的运行和循环更是开放的,行业性高校应当适应行业经济运行发展多方面的需要,积极主动参与行业经济运行和循环,建立面向行业办学的新体系,发挥自身传统学科专业的特色和多学科专业办学的新优势,增强服务行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新体系与早期的行业办学体系不同,它由行业性高校自主建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能够将学校原初整体的办学情形转变为办学特色,以满足行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需要。

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有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支持。行业性高校不能将其发展完全定位在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和直接解决技术问题上,除了保持与行业之间的办学关系外,行业性高校必须发展其他广泛而紧密的社会关系,与其他行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互动合作办学的伙伴关系。这既是行业性高校在新的办学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发展阶段面向社会、发挥更大社会功能的要求。行业性高校应当敏锐地捕捉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不断开拓新的办学空间,与社会各方面建立牢固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智力优势,做好服务社会这篇大文章,使自身早日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策源地和动力源。

(作者: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