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高层论坛 >> 正文
袁 驷: 改进教学模式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0-04-30    文章录入:    点击:[]

来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网站 2010-4-28

清华大学副校长 袁 驷

 很高兴有机会和各位一起探讨大学教学工作,共同提高认识,启迪思想,开拓思路,共同探讨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加强教学工作。我主要讨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近期我们对“教学质量观”的思考和认识;二是与质量观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实际问题。

一、树立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观

2005年的1号文件下发,明确提出要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的要求。3年来,很多兄弟院校都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大了对教学投入,强化了教学管理。坚持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整合,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些措施都使本科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气象。

谈到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也一直在努力思考: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哪?用什么来检验?教学活动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教”是为了“学”,“教”的质量最终应该体现在“学”的质量上,教学质量的高低应该用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衡量。所以,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应该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并且要用人才培养质量来检验。基于这样一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观,我们提出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学习过程为重点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我们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着眼点,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深刻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把工作的重点从关注“教学资源和条件建设”上,较多地转移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出”上,优化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优化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就自然而然地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改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问题的讨论

我着重从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的角度,讨论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具体问题。

1.师生互动问题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作了这样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要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呼唤新的“教”与“学”的模式。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更多地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以上这种观点也是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的指标之一。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近来对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作了一项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清华大学在5大项指标中的4项指标上,都与美国的高水平大学大致相当,但在师生互动水平这项指标上,清华大学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阶段,无论是和美国大学整体水平、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水平还是美国前10%大学水平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和美国前10%的大学水平之间的差距更为显著;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大约有30%的学生反映,他们从来没有得到教师对其学习表现所给与的口头或书面反馈。而对学生的学习给与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生之间最基础的互动模式,根据这项比较研究,我们在这方面的状况是值得反思的,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2.学风建设与学生学习动力问题

学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所学校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

以清华为例,重视为学,又重视为人,视为学如为人,为历代清华人所推崇。我校自2002年以来,就陆续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了以“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为主题的学风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学校紧扣学风建设目标,查找不良学风现象,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学习动力,要求教师严于律已、为人师表;贯彻服务、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学风教育和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大环境的变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社会环境变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功利化,甚至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冲击诚信为人的底线。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学习质量,分析当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各种因素时,学风问题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首要因素。可以说,学风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对于复杂的学风问题,学校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情况越复杂,学校就更要加强学风建设,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我们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也是确保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营造一个“清华园里可读书”、“清华园里好(仄声)读书”的良好环境。

3.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在人文社科教育方面,在校的大学生们,大多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有着良好的理论功底与学识修养,但若想让他们对中国国情有透彻的了解,需要让他们有亲身的生活体验与具体的实际感受。“百闻不如一见,百言不如一行”,“空谈,水之泡沫;实行,金之点滴”,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与修正理论,同时让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所要求的。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让在校的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国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投身到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去。例如,我们可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提倡“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法,它将学业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十几年来发展迅速。1996年,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瑞佛肯(Jeremy Rifkin)声称,21世纪“服务性学习可能会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法”。教育、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正在将服务性学习的发展和扩大看作是一项严肃的议题。有些国家已经立法保障这种教学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配合。

在工程教育方面,我们也希望重新认识“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合作教育强调工作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符合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要求,是贯彻落实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培养具有“两种能力、一种精神”的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以多层次的创新研究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清华大学过去一直强调“真刀真枪作毕业设计”,强调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结合统一;现在我们进一步强调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素质和能力,强调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三位一体。

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教育部已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

4.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在1970年代以前,通识课程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没有受到普遍重视(虽然有少部分学校比较重视)。但是,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美国工程学会号召工科教育项目中加强通识教育,美国工学院的本科工科教育项目中,通识教育也已经占到学士学位总学分的20%~40%。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也建议,语言、自我管理、人格发展、交流沟通技巧、项目管理和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课程,在工学教育中要达到20%。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行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

面对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挑战,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给学生提供“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从世界范围内看,“通识教育”或曰“博雅教育”长久以来一直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但是发展到现在,博雅教育受到以精深知识为特征的专业教育的严峻挑战,如何在这个知识急剧膨胀的时代,利用有效的时间来实施有效的本科教育,不同的大学尝试了不同的方法。然而,共同的特征和趋势是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也注意到,美国《2020工程师》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通过切实的行动来保证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报告指出,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沟通和表达技巧、商业及管理科学对于工程师培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或者至少与技术教育的地位同等重要(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04)。关于通识教育之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回顾教育发展史并不是新事物。但是,《2020工程师》将通识教育强调得如此重要,是值得注意的。确保通识教育在高等专业性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高等专业性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清华大学根据自身的特点,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学科大类培养本科生,目前经管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机械学院、航天航空学院、美术学院的本科生等相继实施大类培养。

素质教育是我们国家针对我国新时期的国情和特点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并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其重要的切入点,相继在一批高校中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从我们的认识角度来看,文化素质教育有别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解决的是知识的“识”的问题,更多地面向知识结构的调整;而文化素质教育解决的是素质的“质”的问题,更多地面向为学为人的素质内化。在我校,从1990年代以来,我们针对我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重要教学改进工作之一,就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规定了13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又设立了名为《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以必修1个学分(听8讲+一个报告)的方式列入了2008级本科培养方案,我校一批院士、名师、著名学者纷纷登台主讲,校长顾秉林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都亲自为学生作了讲座。在这一系列新人文讲座中,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文化,学生身边的院士和大师们的科学精神、人文风采、为学为人的风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和感染,讲座结束后还有长时间的师生交流互动,确实可以取得内化的实效。今后我们仍然会着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索具有内化实效的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好一批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总之,在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特征日益凸现的时代,人才培养是个世界性议题。我们希望通过共同的讨论,能努力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潮流、继承各自学校传统和特色,主动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三、理念是先导

理念是先导,这也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进程中大家的创造发明。20世纪90年代初,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改革的进程中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很多大学都纷纷向他们学习。就此我曾经说过,“一场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在全国悄然掀起”。思想观念非常重要,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不可能有先进的高等教育。2007年底在讨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时,多位大学校长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现在,高等教育界的教育观念思想大讨论仍在继续深入进行。今天来参加这个论坛来的代表很多,很多人都希望在这个论坛上能获取新的思想观点、新的思维。大家都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观念、思想,比如素质教育思想,就有可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理念。我们为什么讲素质?过去提两个要素——知识、能力,后来提出三要素——知识、能力、素质。我曾到阎锡山老家参观,他早就提出来过“知识、能力、人格”三要素。他也觉得“知识、能力”两个要素不够。现在大家总爱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素质是什么?当时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一篇题为《素质是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隐蔽性的品格》的文章,阐述了我的看法。多年来,我们开展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大家都有了共识。南开大学开设了10门理工科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如数学文化、环境伦理文化等,这些课程讲得非常生动,去学习的人很多,国内外都有人邀请他们去讲。这说明文化素质教育还在深入。文化素质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一样,它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的是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品格,不是给学生一点知识,甚至也不是只培养学生一点能力。这算不算是中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坚持努力不断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因为本科教育是基础,我们一直很重视。今天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

[本文是作者2008年11月20日在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