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热点信息 >> 正文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热点回顾
发布时间:2020-12-29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 里瑟琦智库   2020-12-27

2020年,疫情之下,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同样需要在思想内核上不断凝练。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国家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自主的科技创新体系,教育评价改革、思政工作体系建设、体育美育劳育工作、科技创新等成为今年高等教育的热点。

关键词一:教育评价改革

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坚持破立结合,重点设计了五个方面22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二是改革学校评价。“破”的是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三是改革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行为,“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四是改革学生评价。“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五是改革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接着,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教育系统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增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明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找准推进路径、工作方法和有力抓手。

各地各高校也纷纷开展对于《总体方案》的研习及落实工作。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2020年度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提出要坚持以评价改革为牵引,抓好《总体方案》落实落地,加快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哈工大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总体方案》,提出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把《方案》精神融入到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统筹抓好人才培养、人事制度、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改革,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改革,促进办学要素的有效整合和活力激发,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二:第五轮学科评估

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76号(教育类246号)提案答复的函》。此份答复函披露了《关于完善高校学科评估制度,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案》的具体内容,其中也透露了有关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重大变革。在这份答复函中,教育部提到学科评估坚决破除“五唯”顽疾,并表示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情况”“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同时,学科评估将进一步完善论文“代表作”评价方法。一是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强调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关注代表性论文对标志性成果的支撑度和关联度。二是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专家评价方法,不将SCI、ESI等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三是规定代表作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鼓励优秀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

11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对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若干新举措。《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按照“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在十个方面改革完善: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进一步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进一步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价;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评估信息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专家评议质量和评价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结果发布方式;进一步强化评估诊断功能。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上,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

关键词三:十四五规划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保障圆满完成“十三五”任务,评估“十三五”时期教育成就的同时,各地各高校纷纷开展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工作,为下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描绘蓝图。

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直属高校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擘画战略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积极谋大局,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第二,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主动应变局,引领时代步伐的重大机遇。第三,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努力开新局,引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

《通知》提出,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科学编制规划,民主编制规划,依法编制规划,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一是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三是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盾,努力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加快提升与直属高校地位作用相匹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

各高校积极开展调研,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5月,北京大学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积极推进科研攻关,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叉,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并下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划、师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新校区建设规划、科研规划、经费与资源规划等七个专项工作组。西安交大召开“十四五”协同育人体制机制专项调研教师座谈会,提出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学校“双一流”建设非常重要,做好“十四五”规划,需要开展系统的调研和讨论。通过相关举措,学校要力争实现内涵和改革上的四个跨越:人人自主选择专业,人人学习两门外语,人人学习数理化、文史哲和管理,人人要进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上下更大的功夫。6月,厦门大学召开“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会,提出学校“十四五”发展,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突出引领、创新和开放,努力培养“三创”人才,努力推进知识、技术和思想创新,努力打造创新要素汇聚高地,深度融入国际高等教育格局,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更多的厦大方案和厦大经验。7月,上海交大“十四五——大健康”发展规划启动会召开,“大健康”规划旨在立足交大生命医学学科基础,依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面向科学前沿、国家战略、产业经济需求,引育领军人才,促进实质性交叉研究,推进科研平台开放运行,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西安交大召开党委常委扩大会研究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大学要把回应世界、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切作为改革途径的着眼点,参与并站在技术革命的前沿,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引领未来发展。

关键词四:“双一流”周期性建设

各地方及多所高校进一步推动“双一流”建设。4月,北京市教委发出通知,计划对北京市支持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在京34所高校、市教委批准立项建设的99个高精尖学科(含结对共建的28个学科)进行年度成效评价。评估采取自我评估、客观评估、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5月,复旦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和二级单位预算的工作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双一流”建设项目的覆盖面,努力解决二级单位和学科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双一流”矩阵式管理模式,推进“双一流”学科学术发展中心建设。强化“三个一流”(即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意识,从“内部提升”转入“内部提效”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内涵加快发展。6月,湖北省财政安排省属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共计11亿元,其中高等教育综合奖补资金4.9亿元,捐赠收入财政配比奖补资金2.5亿元,“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3.6亿元。通过强化目标和绩效导向,推动高校科学定位,集聚优势,特色发展,提升办学水平。7月,四川省教育厅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成渝双城实行“双一流”高校共建共享,并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争取国家在两地增投研究生、本科生招生计划;双方还将通过共同构建成渝高校协同发展平台,开展“双一流”学科联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打造国际化引才平台,实施博士后联合培养计划,协同实施人才计划(工程),开展人才双向互聘交流,联合共建专家团队,联合举办重大人才交流活动,推动人才发展政策协同创新、人才资质互认和服务共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重大改革等,实施聚才平台共建工程。10月,教育部、天津市签约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根据协议,教育部和天津市将进一步重点共建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在津教育部直属高校,并共同推进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天津市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教育部将支持天津市实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计划、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与地方加强干部双向交流。

8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出发,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准确把握发展方向,贯彻落实破“五唯”要求,牢牢把准办学定位,对表建设方案,对标一流水平,全面反映建设的过程和进展,客观反映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实事求是总结成绩,全面真实查找差距,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在对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自评的基础上形成总结报告。

9月,各高校纷纷发布“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报告,宣布在“双一流”建设首轮周期取得佳绩。北京大学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评议会议。会议认为,“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师资人才队伍,原始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全面实现了“双一流”建设近期目标。清华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会议认为,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标志性成果突出,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今年10月初,教育部在回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时就已经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并表示该办法将坚持定性和定量结合、成效评价与过程监测结合,将致力于实现存量评价模式向存量评价与增量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重视评价成长性指标,以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关注长远发展。

关键词五:思政工作体系建设

在年初,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规定》明确,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高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要求主管教育部门、高校应当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

4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意见》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

各地方各高校也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3月,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该计划包含10部分、60余项具体举措,并提出了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4月,南京大学召开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题研讨会,专题研究部署全面落实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要求按照“统一要求、学科支撑、多样有魂、博大精深”的目标,努力推进主讲老师教授化、课程体系专题化、教材建设精品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评价考核多样化。浙江大学持续推进“彩虹人生思政育人平台” 建设,着力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工作汇聚,以开放视野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打造铸魂育人品牌与特色。5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续签新一轮共建协议,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西安交通大学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政策制定、教师培育、课程建设、课外实践等多个维度,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纲要》还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

此外,教育部作为主管单位支持新创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两种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水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搭建交流平台。

年底,为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分类指导,教育部决定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将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

关键词六:第二学士学位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联合各部门出台各项政策为毕业生寻找出路。在升学扩招方面,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在充实基层专项行动方面,“特岗教师”计划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达到10.5万;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在大力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上,努力开发适合毕业生的科研助理岗位,有关部门将推动全国城乡社区和基层卫生部门新增岗位优先招录毕业生。

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明确第二学士学位教育作为大学本科后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近3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通知》指出,为满足更多学生参加第二学士学位教育需要,学生不仅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还可以报考与原本科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专业。同时,教育部将重点支持高校在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电子信息、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领域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支持高校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增设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7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备案结果的通知》[教高厅(2020)13号],批准了新设立的3426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点。多数高校招生对象仅面向本校应届毕业生,以及近三年毕业、目前未就业的本校往届生。各高校制定的第二学士学位政策,考虑到本校实际,呈现出不同特点。例如,北京交通大学分北京校区和威海校区招生,北京校区仅限本校2020届应届毕业生报考,威海校区当考生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除本校2020届毕业生以外,其他学校考生须进行面试并根据审核成绩及面试成绩择优录取。较为开放的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下设的“软件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这个专业有很长时间办学历史,今年招生继续面向所有高校学生,考生无论是“双一流”高校,还是原“211工程”院校、普通院校均可报考。在未来,第二学士学位应该会打破“门户之见”,鼓励学生跨校流动、学科交叉,把第二学士学位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七:美育、体育

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把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12月,教育部在京召开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文件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全面准确把握两个文件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一是着眼教会、勤练、常赛,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二是着眼拓展资源渠道,全面改善条件,提高师资、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标准。三是着眼树立正确导向,完善评价机制,推进学校体育、美育评价改革。四是着眼形成合力,健全育人机制,统筹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

各高校也积极开展创新美育体育工作,浙江大学加强协同、整合资源,深化改革、落实举措,推动美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形成具有浙大特色的美育模式。加强统筹谋划,打造美育工作保障工程,将美育工作与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美育课程优化工程,构建具有浙大特色的“一二三四课堂融通”美育课程体系。突出示范引领,打造美育品牌建设工程,不断提升美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注重拓展延伸,打造美育文化普及工程,创新美育活动形式,不断扩大学校优质美育资源的覆盖面。

关键词八:劳动教育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已经提出要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最新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也提到要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早在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

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要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强调全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要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时代要求;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创新创造。《指导纲要》规定,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

关键词九: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6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此指导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教育部党组成立课题组,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分专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和全面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7月,为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让全社会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讲义》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同时,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印发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通知》,《通知》强调,运用《讲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教育部要求,要开好相关课程,系统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先行先试,做好试讲。高校要全面推进、集中讲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高校(含高等职业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覆盖全体大学生。高校要面向教育学学科本科生、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和全体师范生,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必修课;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好“形势与政策”课,把《讲义》作为必修教材,深入讲解、系统掌握。

11月,《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使用培训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从“政治性、人民性、方向性、系统性、实践性、科学性”等6个方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理解做好教育工作最大的政治,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重点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教育教学实际学,把握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加深学习理解,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十:科技创新 

2020年,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疫情之下,科研攻关、创新驱动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李克强总理在5月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国家到地方到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科研创新举措,包括开展合作,建设研究院等。

2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以专利为突破口,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专利等科技成果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意见》提出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旨在引导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的机制,统筹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发挥知识产权管理在服务、推动、保护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5月,为落实《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意见》指出,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建设,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锻造一批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若干适应未来技术研究所需的科教资源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培育一批在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体制机制范例,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9月,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启动“科创月”活动,29个研究院的300多个科研平台,集中向世界展示科技成果,开启全球合作新模式,发布《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宣言》。截至目前,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已入驻理、工、文、医四大板块29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00个科研基地、智库。12月,教育部、广东省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枢纽,以及内地与港澳教育全面合作发展的生动典范,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际教育示范区。规划重点提出五大任务,其中包括,突出创新引领,强化大湾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高校方面,4月,浙江大学在创新2030计划项目启动会上,公布了“智慧海洋计划”“精准医学计划”“超重力计划”“天工计划”。这是浙江大学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创新2030重点领域,布局未来会聚型学科发展的一部分内容。该校于2018年9月启动实施创新2030计划,集中优势学科力量,已在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感知、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农业设计育种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四川大学为大力推进医工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医学科研水平,已启动了医工融合“一平台三中心”建设,即着力建设“5G医学转化服务平台”和“医学+信息”“医学+制造”以及“医学+材料”三个交叉研究中心。学校计划通过实施“医学+”“信息+”双引擎交叉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书,双方将共建大学科技园,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轻量化及汽车电子、现代服务业等符合当地需要的产业项目,推动高成长性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向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承担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上海高地”,努力把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成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尖兵、集聚一流创新人才的平台、服务辐射区域发展的标杆、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典范。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方面,共同开展以智能化和生态文明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推动共建联合科研平台,加强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天津大学发布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2.0(以下简称方案),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方案的重点任务与关键举措主要包括构建完备的新工科教育平台体系、持续优化新工科教育教学设计、建立健全新工科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新工科教育系统环境四个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签订9个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发布271项科技成果,重点聚焦先进电子和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九大创新领域。7月,南创汇·南京大学-杭州高新技术产业成果对接交流会举行。双方共同设立了南京大学在浙江省的第一个校外平台——南京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余杭分中心。分中心的建立依托南京大学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旨在围绕杭州市余杭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在科技创新与合作、新兴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哈工大重庆研究院签约仪式举行,哈工大重庆研究院将结合重庆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统筹哈工大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汽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智能化装备、网络空间安全、新材料、环境工程、航天技术等领域,以科教产一体化的模式规划建设,布局“一院、两基地、两中心”即建设创新研究院、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孵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国际合作中心。8月,北京师范大学遵义京师研究院启用仪式举行。遵义京师研究院是北师大的第一个地方研究院,研究院将在教育质量监测、心理测评、山地科学与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红色文化传承、艺术与美术教育、管理队伍与教师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为遵义经济社会全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咨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支撑。11月,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大会举行。校长郝平对新时期北京大学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部署。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努力产出原创性重大成果。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快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攻关。四是面向人民健康,进一步推进校本部与医学部学科深度融合。五是继续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培育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队伍。六是坚持“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七是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八是继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12月,华为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将把世界级的难题、业界的挑战、产业的需求与学生的培养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培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