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关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兼评“双万计划”
发布时间:2019-12-31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2019年第4

摘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逻辑推演和政策延伸。“双万计划”聚焦本科专业点,致力于“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相关政策对于促进高校聚力本科人才培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大,建设经费依赖地方和高校统筹,最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理论界对于“一流本科教育”和“一流本科专业”缺乏必要的共识,高等教育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一流本科教育”和“什么是一流本科专业”也缺乏明确的判别标准。基于此,“双万计划”之于“一流本科专业”将更多的是有计划的遴选而非重点建设。

关键词: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双一流”

近年来,为了扭转过度重视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的可能缺陷,相关部门不断突显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基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根据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符合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但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基于“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能否支撑起我们需要的一流本科教育、能否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并切实促进一流人才培养? 这些都值得思考。

一、一流本科专业的提出

当前之所以会提出一流本科专业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领域长期的重点建设,过于关注科研产出,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要性有所忽视; 人们担心“双一流”建设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基于科研产出的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进一步削弱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 另一个方面是“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升级版”,不可避免存在相应的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 对于身份固化与等级化的担忧使很多没有入选或根本没有机会入选建设名单的高校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为了缓解学校发展的焦虑,迫切需要通过某种官方认可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入到“双一流”建设中。如有大学校长所言: “对于尚未入选或是差距较大的高校来说,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双一流’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所高校可能没有入选‘双一流’,但却拥有一个或多个有特色且水平不错的专业,这就是机会: 一个通过一流专业建设迈向‘双一流’的机会。当高校将专业建设放在与‘双一流’建设同等高度,必将极大促进各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从而促使更多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脱颖而出。”

简言之,近年来,“双一流”建设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以及政府对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赋予了“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重要任务的行政合法性。而一旦“一流本科教育”被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目标与重要任务,按照我国政府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所固有的某种制度逻辑,从一流本科教育到一流本科专业,再到一流课程,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简单梳理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与领导讲话,不难发现这一点。

在国务院201510月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中,只是将“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作为“总体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五项建设任务之一,并没有明确提及本科教育或本科人才培养。20165月,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在《光明日报》撰文《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文章明确指出: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20171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条件就包括“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201888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明确提出: “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在“完善评价和建设协调机制”中明确指出: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2018917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在“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部分明确提出: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1 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双一流’高校要率先建成一流专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

为深入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201942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正式启动“双万计划”。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分年度开展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主要任务: 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二、一流本科专业何以一流?

通过上述对于相关文件的梳理可以发现,为了充分体现对于本科教育的重视,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在理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与一流本科教育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双万计划”来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具有某种必然性。在现行体制下,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仍是政策驱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面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艰巨任务,无论启动何种建设计划,这本身既是政府的权力,也是一种体制的路径依赖。但基于过去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经验,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当前基于“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可能存在需要反思的地方。

() 何种一流

根据《指导意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任务”。这是政府政策文件首次提及“一流本科教育”的概念,并明确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纳入“双一流”建设。虽然目前学界对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提法仍有不同的看法,但作为一个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并列的概念,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中尚可以理解和接受。毕竟,“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目标仍是“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依然基本遵循“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的定位。相比之下,最近发布的“双万计划”则将“一流本科专业”中的“一流”区分为“国家级一流”和“省级一流”,似乎有点偏离了“双一流”建设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对于“世界一流”的目标设定,似乎又回到了过去“重点”建设的老路上。按照重点建设层级化的思路,基于“国家级一流”和“省级一流”的区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的“一流”将不具有世界可比性,而只是政府在各高校间“分蛋糕”和“发奖状”。

事实上,2015年《总体方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进入新时代。从早期的“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学科”到后来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再到今天的“双一流”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参照系逐渐从“国家”转向“世界”,也拉开了中国大学作为世界大学的序幕。在重点大学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年代,所谓的“重点”,最高等级是全国范围,即国家重点; 中间等级是省级,即省重点; 最低等级是学校范围,即学校重点; 极端情况下,也有学院甚至系科层级的重点。在重点建设年代里,一所学校或一门学科是不是“重点”,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计划,即政策的选择性。“双一流”建设则相对不同,其参照目标是“世界一流”,虽然也强调“统筹”,但更加强调全球竞争力; 所谓“一流大学建设”是为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所谓“一流学科”是为了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应该说,“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从计划性向竞争性的转变,也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信,即敢于将中国大学和学科发展的水平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与竞争。

() 如何确定一流

与“双一流”建设对于“世界一流”的定位和追求不同,“双万计划”将“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一流”具体到了本科专业点,并区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在具体政策文本中,为了方便政策实施,“双万计划”以“分专业类建设规划”模糊了专业的可比性,以政府组织的专业认证回避了一流本科专业自身应有的竞争性。无论在哪个领域,对于“一流”而言,可比性与竞争性都是必要条件。根据文件,“双万计划”对于“一流本科专业点”的确定,首先不是基于本科专业点的实力或排名,而是有计划地在不同专业类按比例分配一流本科专业点的名额( 拟建设数量) ,然后在名额范围内择优。由于名额是事先确定,这就会使“一流本科专业点”缺乏足够的竞争空间。此外,无论从学理还是实践来看,现代大学里专业都更接近于课程的组合,“而不是一个实体单位”。“双万计划”以本科专业点为建设单位,通过评选和认证来确定一流本科专业,有可能会强化本科专业建设的实体性,不利于跨学科教学和跨学科专业的发展。

从表面上看,为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而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实际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间绝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本科专业点建设更不等同于本科教育建设。一个或若干个本科专业点建设得再好,也无法与一所高校的本科教育水平相提并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大学内部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个本科专业点可以决定的。本科专业建设涉及大学内部整体资源配置和课程组合的优化,更涉及教学文化和质量文化,属于高校的“内政”,不太可能通过某个计划短期内发生大的改变。虽然“培养一流人才,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 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有一流专业做支撑”的说法不无道理,但绝非“有了一流本科专业点,就会有一流本科; 有了一流本科,就会有一流人才”那么简单。对一所大学来说,即便真的有了政府认可的若干一流的本科专业点、一流的课程,也并不能确保可以提供一流的本科教育。

() 一流的数量

客观来讲,虽然在那些不是世界一流的大学里,也可能会有某个学科是世界一流的,但必须承认,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果一所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没有哪个学科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希望这个学校的某个本科专业点是世界一流的或接近世界一流的,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毕竟,在我国并没有专门从事本科教育的博雅学院。在现行体制下,我国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水平与学科建设水平高度相关。实践中,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本科专业建设的水平,而不是相反。没有一流的学科很难有一流的本科专业。

20179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 所,建设学科共计465个。某种意义上,首批入围的137 所高校和465个一流建设学科基本代表或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家底”。在这137所高校的465 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下面一定包含了一批具备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本科专业点,否则这些学科不可能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于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相关性,以首批入围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总规模来看,“双万计划”的规模似乎过于庞大。要在3年内确定一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或许不难,难的是如何保证这些入围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真的是“一流”。

当然,如果我们刻意忽视这种逻辑上的不可能,模糊“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的旨趣和初衷,甚至也不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最终要“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总体目标硬性挂钩,而是将“一流本科专业”中的“一流”当成一个专项政策的术语,是计划性的而非竞争性的概念。这样,按照政府分配的名额和比例,很多原本水平一般的本科专业都有可能通过相关遴选和认证,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一流本科专业点”。但由于缺乏充分的竞争性和足够的竞争力,这样的“一流”再多,有无意义,值得思考。

三、一流本科专业如何建设?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于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由和参照。以1998年《重塑本科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的发布为标志,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对于本科教育改革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近年,哈佛大学再推“通识教育改革”,麻省理工学院启动“新工程教育转型”,杜克大学实施“跨学科教学战略”,斯坦福大学发布了“斯坦福2025 计划”,其他还有很多。纵观美国高校的本科教育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改革以学校为单位,本科教育改革由大学自己负责,彰显学校特色; 此外,本科教育改革强调本科教育的整体性,改革一般不会具体到本科专业点。与美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有根本不同。政府不可能将本科教育改革的自主权完全交给高校自己。但在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史上,由中央政府或教育部主导的改革大多聚焦于大学或学科的层面,很少深入到本科专业点的建设( 部分省份有“品牌专业”或“重点专业”的计划)。这绝非是政策的失误,而是有其合理性。

() 评价标准

从相关政策实施经验来看,无论早期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还是当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政府都会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遴选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相比之下,一流本科教育或一流本科专业很难找出某个权威的评价标准来遴选建设高校,当然,事实上也不适宜搞“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校”。现在,“双万计划”以“本科专业点”为建设单位,面向各类本科高校和所有本科专业进行一流本科专业的遴选和认证。成效如何尚待观察。但实践表明,对于重点(一流) 大学和重点(一流) 学科,政府以财政资助作为政策工具,以学术评估作为杠杆,由于存在相对明确的评价指标,建设容易取得成效。相比之下,本科专业指向“人的培养”,强调个性与特色,无论同类专业还是不同类专业,均缺乏可比性,不适宜进行竞争性遴选。选优式的建设容易引发非预期的社会与教育后果。

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什么是一流本科专业均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此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只能由行政部门主导,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申报,先筛选后认证。根据《通知》,“报送专业需具备的条件: 专业定位明确; 专业管理规范; 改革成效突出; 师资力量雄厚; 培养质量一流”。这5个条件不能说不重要,但由于标准模糊、条件的可比性差,实践中操作起来更多只能靠主观评价。在缺乏科学的本科专业评价标准,无法有效识别哪个专业是“一流”本科专业点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双万计划”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很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时间过短(3) 、规模过大( 20000个左右) ,最终只能是政府以自身的权威有计划地为部分高校的部分本科专业进行“贴牌”。3年后,即便按照政府的规划,圆满完成了确定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的建设目标,可能仍然无法真正提高相关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

() 建设经费

4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一项重要经验就是财政驱动。通常情况下,建设成效与经费的投入成正比。作为地方政府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先锋”,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开展2017年市属高校一流专业遴选建设的通知》,“自2017 年起,面向市属高校,分批遴选50个左右一流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每个专业建设周期为5 年。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国际或国内一流的强势专业、行业一流的急需专业及新兴交叉复合的国内品牌专业。”经费保障部分明确指出: “每个一流专业建设周期为5年,原则上对于理工农医类专业,每个专业每年支持600 万左右进行建设,对于其他类专业,每个专业每年支持300 万左右进行建设。”相比之下,“双万计划”并无专项经费。对于经费保障,《通知》只是明确,“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应当统筹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等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和其他各类资源,各地应当统筹地方财政高等教育资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由此可见,对于所有高校而言,无论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还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很可能更多的是“名”而不是“利”。政策的目标更多是引导高校重视本科教育,而不是通过重点资助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在此情况下,“双万计划”的前景( 遴选多于建设) 可以预见。当然,对政府而言,遴选也是建设的一部分。根据《通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式”就是“遴选”,即分3年统筹规划,通过高校申报与政府组织的专业认证,分别确定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此次由教育部启动的“双万计划”不但明确规定将遴选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而且还规定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的总量和比例(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这是过去的重点建设政策所罕见的。当前在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双万计划”的实施以政府的统一部署“替代”了高校自身对于本科教育改革以及本科专业建设的多样化探索,某种意义上,也侵蚀了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统筹权。可以预期,在政策的指挥棒下,伴随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认证和确定,高校自身本科教育改革的精力将被分散、本科专业“建设”的积极性有可能被抑制,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入选更多“一流本科专业”将成为高校的首选。毕竟,政府的政策意图是一回事,大学如何回应是另一回事。大学可以按照政府的要求提交申报材料以及认证材料,但专业建设和材料的申报有时可能完全是两回事。

综上,“双一流”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总体目标的实现涉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为确保“双一流”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政府的相关政策需要不断反思和修正,新政策的提出与实施应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相匹配,应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充分考虑单项政策可能引发的非预期效应。

(作者: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