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大学课程改革究竟需要改什么?
发布时间:2018-06-11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第5

摘要: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了一份“真”,少了一份“实”。课程目标迟迟未能实现,固然与观念落后、课程开发能力偏弱有关,但是,现实中课程改革屡屡搁浅的更大的原因在于课程实践中人的缺失。归根结底,大学课程改革最终应该是“人”的改革,不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每一位大学人必须走出舒适区,实现从旧我向新我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精神重塑

大学课程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中外优秀大学在其发展的征途中无不留下独特的追求卓越的课程哲学脚印。诚如有学者提到的:大学的产品本质上乃是大学的专业和大学课程。然而,细致考查当下的国内大学课程,我们却不得不经常面对大学课程建设落后的尴尬。比如,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却屡屡沦落为“水课”,而学生也乐意享受“酱油课”。这种常态也不断地刺激我们的神经:为何重视大学课程建设的呼声不断高涨,而实际的大学课程其质量仍难以令人满意?为何大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引进不少,课程大厦的设计图纸也非常时髦养眼,但最终收获的却是一座又一座课程建设的烂尾楼。直面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反思,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在改革的语境下,大学课程究竟需要改什么?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一、大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课程体系改革迷向

从专业育人整体目标考查,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套相互衔接、互相支撑,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不少大学从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入手,围绕专业设置,对本校课程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完善。比如,组织各方专家进行论证、调研,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设置, 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修订和完善。但是,由于尚缺少清晰的课程建设理念,尤其是对大学课程体系仍然鲜有系统化的改革思路,所以课改经常会迷失和淹没在各种文件和会议之中。也正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缺少一种哲学上的反思和建构,缺少了自己的沉淀和思考,跟风和盲目引进就成为必然。于是,往往会出现课程改革在面上的阵势和动静很大,但是课程改革华而不实,难以触及深层矛盾,东拼西凑,难见成效。

时至今日,课程改革由于缺少清晰的思想和思路,许多具体工作仍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在一些基础性问题上打转转。比如,针对被广为诟病的学生专业视野狭窄、知识缺乏贯通、人文素养低下问题,不少高校给出的改革药方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和拼凑通识课程门数,以增加其学时比重。又如,为了急于改变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不少高校不顾专业性质,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随意缩减理论课,猛增实践实训课程。然而,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究竟如何衔接,实践环节课时究竟增加多少为宜,则鲜有细致的研究和思考。到头来,尽管修订完善的课程体系从学分总量上看,似乎也没有多大毛病,但是课程整体的结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这种将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简化为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图纸)进行修订的做法,仅仅满足于课程数量的加法和减法。经过一番课改大动作后,通识课程比例有了相应的增加,实践课程也有了相应的加强,但人才培养质量难有明显起色。

2.大学专业课程的承载力缩水

无论课程体系的图纸设计多么动人,如果缺少基于专业框架下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支撑,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无疑还是水中影。考查一些发达国家大学课程建设不难发现,国外更加强调跨界、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不少大学通过设置专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来强化课程管理和质量监督[8]。在实践上,更重视课程的多学科交叉,同时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开设条件和保障体系,比如要充分评估课程教师的学术能力、课程理念、教学履历经验、同行评议等。总的来说,国外大学专业的设置比较灵活,不少大学会根据学生培养的需要自主设置专业(或称专业方向),但相比较而言,国外大学对专业平台上的具体课程却是斤斤计较,严把课程质量关,保证每一门课程的开出有着科学而严格的考核程序。

反观国内,不少大学依然难改“重规划、轻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的积习,热衷于上马新专业,扩大新领域,而对专业课程建设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应该说,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不少高校也越来越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包括课时的调整、同类课程的整合、不同课程模块的配置等,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令人耳目一新且使人充满期待。然而,如果稍微深挖一下,不难发现目前不少高校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账面课程与实际课程名实不符、因人设课等现象。于是,装点门面的“名师进课堂”退变成寥寥稀少的几次讲座,美其名曰“自主性的课程教学”演变成了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随意缩水,灵魂灯塔的神圣光环却难以掩盖大学教师育人精神的困顿。纵然外包装如何光彩照人,却依然遮盖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无精打采的相互应付。套用小品中的调侃:“课改最大的悲剧是人来了,但心没了”,教师不(用心)教,学生不(用功)学,到头来,名目繁多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项目背后,产出的却是一具又一具空心化了的课程教学。

二、大学课程改革进程中人的透析

1.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浮”

对于当下大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使得国内不少大学开始对各自课程进行查漏补缺或者增补修订、完善更新。无论是行政机构的课程管理者,还是课程专家、教师,也加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然而,长期以来受到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思想的影响,引进国外新潮的课程理念和做法成为优选。一时间,通识课程、顶峰课程、体验课程、校本课程,以及近来风靡一时的微课程、数字化课程等一堆新名词纷来沓至。然而,缺少充分的自我消化和吸收,囫囵吞枣套用这些理念和名词,而其内在的思想精髓或许并未真正掌握,课程建设思想依然落后,课程建设缺少内涵。

课改为何总是上了色却难以入味?除了课程研究积累不够之外,恐怕还与我们一贯轻视理论探究有关。尤其受到当下学风、教风浮躁风气的影响,在课程大纲修订过程中,急学急用普遍,始终缺少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缺少严谨的逻辑思考,形式主义泛滥。由于普遍沉不下心来钻研课程,缺乏一种求是精神,缺乏自身的参悟,所以许多工作浮于表面,或者仅仅是考虑解决短期和近前的问题。进言之,对于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大学课程教学中究竟存在哪些真问题,我们可能真的并不十分清楚。

2.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躁”

众所周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功。换言之,基于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慢活。但我们却始终跳不出这样的误区,总嫌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见效慢,老想着能快点出活。所以,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不断加大投入,构建各种平台,搞各种工程项目改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也正是缺少了应有的耐心,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然会追求那些外在的显性指标。比如,学校更加关注精品课程的数量有多少,课程平台建设了多少个,全国教学成果奖获得多少个,全国教学名师增加几个,等等。而一线任课教师可能会关注,通过努力争取能获得多少个教改研究课题项目,有几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发表的教学改革论文有几篇。在这种量化崇拜的理念驱使下,使得人们更容易满足各种数字化的成绩。应该说,这些指标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程教学改革的进步,但是,达到这些指标就一定能代表我们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了吗?恰恰相反,对数量指标的过分追求,可能使我们更容易蒙蔽和掩盖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而忽视对一些内涵质量方面的追求。在现实中,不少学校纷纷上马建设各种人文课程或者通识课程平台。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却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在大学校园相当比例的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不愿读书的现实,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依然如故。通识教育薄弱的原因纵然有千百条,但是,缺少培育浓厚的读书环境和氛围难道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吗?

3.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虚”

课程改革是一项耗时费工的系统性“里子”工程,其开展需要每一个大学人能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当前大学课改中值得引起关注的一种现象是:在各种场合,大家都能认识到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对当前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家也都一致认为亟待需要改革,但是究竟需要改什么、由谁来改,则要么缺少相应的下文,要么就是躲躲闪闪。在多数情况下,总习惯于要求改变别人,对于是否需要改变自己则顾左右而言他。所以,当前课程改革存在的最大阻力或许不是别人,而正是来自我们自身。一是对课程设置不愿真管。目前,大学课程设置和管理更多的是基于从是否有利于“好管”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和知识体系的掌握。尤其是当前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激增,客观上造成了课程管理工作负荷加重。另外,一些内容过时的老化课程、重复设置的课程本应该淘汰、退出,但由于担心会触碰到一些教师的利益,而不敢动真格的。二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管理不敢碰硬。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在我国近现代有重要影响的西南联大。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曾经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而闻名遐迩,除了严谨的学术氛围、众多的学术大师条件外,关键因素就是其严格的考试制度。据说西南联大学生的毕业率只有52.08%。能够通过严格考核的,其学习能力和素质绝对不会太低。

反观今天的大学教育,由于“宽进宽出”的学习管理制度,使得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失去了对学习探索的动力,几乎毫不费力皆能顺利毕业,学生的学业含金量可想而知。到头来,管理者不管,教师不教,学生不学,每一次轰轰烈烈的课程建设后教学质量难见提高已经成为常态。

三、大学课程改革究竟应该改什么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更需要一流的课程。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大学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以现实课程问题的解决为指向的。

1.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真

1)本真。从目前整体课程改革进度来说,容易改的基本都改了,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或者说,现在已经进入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是一场触动灵魂、触动利益的深水区攻坚战。因为,当外部条件建设达到必要的水准后,课改的主要推动力在于“人”主体性的发挥。我们不禁要追问,大学人有没有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根本价值和使命?大学人的初心难道不是扎根讲台,精心育人吗?然而,受到当下浮躁社会风气的影响,不少大学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初心,随波逐流,热衷于上项目、拼论文,甚至上了心思赤裸裸对官和钱的崇拜,这是大学人理想的丢失,甚至是教师职业追求的倒退。试想,精神上缺了钙的教师还能培养出有正义感、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来吗?培养学生不要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首先得拷问一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自己是不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这不是对当下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额外要求,这是教师职业光环的应有之义。唯有这样的反思,才有可能过滤思想上的杂质,不断净化大学人的心灵,提升境界,在浮躁的外部环境下能更沉下心来,把心思用在课程教学上,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来。

2)较真。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固然重要,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当下则显得更为宝贵。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不少大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如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课制度、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等,旨在引导教师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在如此严苛的课程质量管理制度下,无论是教师给学生的考试打分,还是学生给老师的评教得分都不低。为何如此优秀的考核分数不能等价换置为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呢,难道是我们的错觉?为何我们的课程管理制度会失效?这恐怕与我们缺少一个“严”字脱不了关系。就今天学生群体而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根据统计,有的大学学生缺乏动力,厌学,为考试而学习的比例高达77%,而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84.7%的大学生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以怕影响稳定为借口,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学生的考核要求,学生一旦入校,管你学不学,都可以顺利毕业。如此零淘汰的“示范”效应迅速扩散,使得不愿学、不肯学群体的比例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为了切实扭转这种局面,现在不少大学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对学生学业进行严格考核的重要性。爱之切,责之深。有的学校也因此出台了学生学业警示制度、学业考核淘汰制度。在严格的淘汰制度压力下,学生学与不学的结果将会有很大差别。试想一下,如果学生都愿意多读书、肯读书、广读书,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结构必然会有一个提升,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自然也会增加和改善。一句话,我们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的执行力。只要敢于碰硬、执行到位,克服眼前利益,不仅能长久地赢得学生的认可,也会最终赢得社会的认可。

3)认真。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都不如内心的认同和对教师事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17]。教材内容再好,那也是教材编写人员的作品,只有课程实施者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死板的课程才能变活。就像大自然风景再优美秀丽,如果缺少了画作者用心的描绘、用心的体察感悟,就没有办法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满意作品。同样的道理,大学课堂吸引不吸引人,靠的是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慢火细炖,靠的是教师俯下身子的千锤百炼。教师只有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哲学观后,才能真正将课程教材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把课讲透、讲深,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心灵,并在精神上和学生相遇。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

除了强调教师在教学上下真功、用真情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必定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高质量的课程学习不再是单向度的知识流动传输,而是建立在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当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理解极限这个临界点时,如果能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就可能一下子豁然开朗并获得新的认识。这也就很好地诠释了何为“师生共同体”,就是学习目标、方向共同一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只有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才有可能获得稳定的教学成效和学习质量。

2.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求实

1)务实。在今天,我们谈及大学课程的改革,绝不是简单地为了改革而去改革,而是要深刻把握当下大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努力解决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保持一种严谨而务实的态度。正如有学者所言,我们对课程建设理念和理论的探寻,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几篇论文,教育研究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够影响实践,包括影响教育教学改革,为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为各类各级学校管理者提供新视野、新思路和新见解。大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必须准确把握当下大学课程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无论是大学校长,还是一线教学老师,或是教学管理者、图书管理员、实验员,每一个大学人都应该基于道义和良心,系统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追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学生的学业、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心上,是否能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琐碎事、繁杂事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抱怨。在行动上,是否能从自身做起,多一份严格之心、多一份探究之心;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教师,是否都力争能有自己的教学心得,都有自己的一份新的理解。事实上,当一个教师能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课程教学“道道”,他也就成为课程教学的建构者和发展者。唯有这样,大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接上地气。进而言之,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准,不是推出了一套新理念、新课程、新方法,而是这些对教师而言的外来之物,是否转化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把新理念转化为新活法。

2)踏实。从根本上说,大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如何实现在有限的课程容量下,最大程度地开发和拓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能自我实现的人。这一切不仅依赖于大学课程体系的整体质量,而且更有赖于每一门具体课程的质量。课程体系大厦根基牢不牢,关键在于烧制的每一块砖头硬度够不够。经常有人说,教育改革不缺口号,缺少的恰恰是如何把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做实。

具体来说,作为课程实施者,一线教学老师需要研磨打造好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都按照精品的标准来做。我国史学大家陈寅恪在讲授“隋唐史”时曾经声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是何种过硬的气魄和精神!有一位教学名师在一次学术讲座上也不无感慨地说过:“上一节好课,或者几节好课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把一门普通课程的每一节课都讲得能吸引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能把一门课程讲好是一个硬功夫。在当前学风浮躁背景下,更是对每一位大学人静下来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在于:我们习惯上认为的小事,人家是一件一件地把它做好做实。所以,借鉴学习国外课程教学的先进经验,不仅仅在理念上,更在于对事情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句话,如果能把课程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做实了,我们距离一流本科课程以及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也就不远了。

3)厚实。说实话,当今的大学课程教学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一种感动!现在的大学课程教学很像一部部肥皂剧,打打闹闹很热闹,但缺少深度、缺少令人回味的地方,更缺少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为何我们的大学课堂失去了磁性,不再吸引人?教育家梅贻琦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设想一下,如果学校的水池水很浅,教师的思想水库存量也不丰裕,学生能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畅游起来吗?

在当今这个过分崇尚效率、业绩、产出的稍显浮躁和浅薄的社会氛围下,厚实的学风显得更难能可贵。有的教师讲课已经讲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味同嚼蜡、毫无新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别人(教材)的话语,令人昏昏欲睡;而有的教师却能一支粉笔,不急不忙中能把别人看起来乏味的知识讲得津津有味。有人讲,教师不就是个教书匠吗?把教材讲活讲透彻,不仅要具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更需要深厚学养的缓慢积淀。厚学,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感而发。能把看似简单的一门课、一堂课讲好,能讲得吸引学生,引领学生探索学问,是需要丰富的科研阅历和人生阅历支撑的。所以,要成为一名赢得学生喝彩的大学教师,唯有在自己的学问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不断厚实,才能真正成为学子们求学道路上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