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地方行业大学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17-05-25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7-05-22

“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倡议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的积极响应,一批大学联盟相继成立,沿线高校在教育互联互通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共建教育合作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提高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推动各国间人文交流和区域繁荣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面对“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中,人才、科技、智力、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任务,全面投身、积极融入这一伟大实践是包括行业高校在内的中国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地方行业高校应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发挥各自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长,促进自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承担起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与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为所在行业领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的新使命。高校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行业大学也要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机遇,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能力。

地方性行业大学应该如何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

要立足本地。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紧密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及北京工作大局,立足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需要,深入贯彻《北京市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务实合作与互联互通,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人才互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要立足行业。“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近年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而与此相对照,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部分领域甚至存在产能过剩。因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基建输出的过程中,国内大型建筑企业需要国际工程人才。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级专业人才。

地方性行业大学应该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落实教育行动计划,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增进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畅通教育合作渠道;二是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推进特色领域合作办学、促进留学人才双向流动、拓宽人才联合培养途径。

北京建筑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大学,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长期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近年来,学校围绕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构建了国内唯一的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本硕博到博士后一体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代表性古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科研平台。针对丝绸之路沿线建筑遗产保护开展了大量极具价值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学校完成了世界最大的线性遗产廊道项目——丝绸之路新疆地区古代寺庙遗址保护规划、长城保护规划、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以及柬埔寨周萨神殿保护维修工程等多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规划等工作,切实发挥了在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深厚、文化遗产丰富。北京建筑大学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积极参与沿线建筑遗产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工作,牵头筹建“一带一路”建筑类高校联盟,全面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建筑类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地方高校、行业高校联合推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学校开启了国际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与北京建工集团合作,为建筑行业培养具有土木工程专业、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工程标准基本知识以及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国际工程人才。3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被选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蒙古国、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

在推进学校“一带一路”国际化办学步伐中,学校已与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联系,开展了科研合作和学生交流。截至目前,学校培养“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涉及蒙古、马来西亚、老挝、越南、伊朗、伊拉克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就读于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学校留学生总数的80%,并获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