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教育教学改革 >> 正文
可笑的办学特色
发布时间:2016-09-06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08-29

追求特色是各国大学发展的主要取向之一。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始倡办学特色;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特色项目”纳入评价体系,由此才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2012年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于是,“办学特色”一词渐趋成为了各校规划、宣传以及招生和工作汇报的口头禅与流行语。大有不言说几句特色,则不成其为学校之势。

涂又光先生说:“共性是有而不在的,个性是无处不在的。”任何存在的事物原本具有特色而无需刻意言表。而当今办学特色却成为一个需要去编撰堆砌的概念!问题由此而生:何为特色?是流露出来的?编撰出来的?亦或是能够感受到的?

作为院校评估中的“必答题”,各高校纷纷开始从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培养模式、科学研究、教学方法、文化传统等领域仔细查找、专心描绘着自身的特色所在。有紧扣主题,将特色归纳为培养X+X模式、工作坊、书院制等方面的“较准确答案”,更多的是内容空洞的“模糊答案”,比如院校定位,无不以“立足这里、服务那里”,或“面向这里,辐射那里”等雷同语句表达。如将学科特色形容为:“建成xx二级学院、科研院所、分校、本科专业,涵盖文、法、经、史、教、管、理、工等x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专业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方面描述为:“开设必修、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建立了实验、毕业论文、见习实习、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文化上则通过玩弄辞藻来标榜自己的独特性,“生长在革命老区的XX大学,该区的红色文化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并逐渐成了该校的文化特色”。

另外,从时间节点上看,不仅有把过去的办学成绩当成办学特色的,如细数国家、省市自治区重点学科的数量、校园建设成效、教学科研设备配置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优先、留学渠道畅通,国际视野开阔等等;也有将办学特色的应然置换成实然的现象,如刘爱生、沈国丰在对50所地方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特色项目的分析基础上,指出“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亲身感受,这些特色项目的文字表述,对相当部分地方大学而言都还是一种理想状态”。综上,虽然各校都号称特色鲜明,但理应彰显“异质化”的事实却促成了新一轮的同质化局面,“办学特色”已然演变成了一个绝对国产化的概念,可笑之极。

然而,这的确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同的院校,尤其是处于相对弱势的高校,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平台上步入特色发展之路?

首先,坚持“类比”原则。同属高等院校,性质不同、历史各异、学术基础相去甚远、学生来源千差万别、隶属关系纵横交错、发展愿景难以同一,因此,特色只能在各自的种属体系中加以甄别,本来无需赶潮流瞎追风。其次,要知己知彼。特色创建的过程,不是把学校从此端同质化办学状态推入彼端听起来似乎“特色”鲜明、但其实更加同质化的新状态之中,因此,立足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再者,不得不重点突围。对于那些处于马太效应圈外的高校,尤其是基数大、分布广、类型多的地方院校,全面建设无异于奢梦与空谈,唯有集中有限资源,静心笃志,专项突围,方有可能曲径通幽,获取生机。

其实,大凡能够形成“特色”者,非“三独”不可,即独树一帜、独辟蹊径并独善其身;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涵养不可替代的内涵,亦即所谓的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是故,津津乐道的“办学特色”不该是一个应景交卷的“仓促答案”,更不该是聊以自慰的宣传标语,而应是因时制宜、异地制宜、因校制宜的现实回应。非文字游戏,非即兴而成,需要代代坚守,百年始成!

许多院校的“特色”,咋一听“特牛”,仔细想“特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