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信息 >> 热点信息 >> 正文
一流与特色之辩证
发布时间:2017-03-31    文章录入:gaojiaosuo    点击:[]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2017-03-30

20155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就如何提升中国大学的办学水平作了深刻的指示。他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一重要的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论述,引发我们必须要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处理一流与特色的辩证关系。

一流是特色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都迫切地感受到,没有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支撑,我们现代化的宏图伟业是难以实现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成为中国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的紧迫目标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推进中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看到,由于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由于客观上我们对中国特色大学目标定位的认识有一个过程。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重规模、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国外模式经验、轻中国发展特色的状况,并且这种状况已经成为瓶颈性问题影响我国大学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和应答,正是抓住了我们高等教育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要特色,更要一流,全面阐解这两者互为前提的内在联系,是我们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一流目标决定着大学特色的方向。一流是一个动态的目标,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目标。对于中国大学总体发展而言,有不同的一流需要我们去冲击。北大、清华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就需要在立足于特色的基础上,向世界一流目标冲击,这是中国大学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确实,我们也可喜地看到,中国的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在世界高等教育具有立足之地,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不断换档和提速,在更大面积和领域上占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从国内一些地方高校来说,他们冲击一流可能具有一定的限定,首先需要以国内一流目标,通过梳理自已的优势和特色,更多地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争当排头兵,在此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走向世界。还有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高校而言,也有一个在区域争当一流的目标定位。总之,无论我们的基础传统如何,但冲击一流目标必定是我们办学的基本方向。离开这个方向谈特色,就可能变成一些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一流为办有特色大学提供动力。一流作为大学的方向和旗帜,对于世界各国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地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动力价值。从世界大学发展而言,各国高校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扎根自己土地上,不断向一流迈进的过程。诞生于17世纪的哈佛大学,自成立起始,就特别注重根据学校内部和外部需要,不断创新,向一流迈进。18世纪他们根据美国产业发展的需要,注重强化数学、自然科学的教学与研究;19世纪后到20世纪初,他们确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学科建设,学校整体实力得以更大提升;从20世纪中期开始他们在取得相关成就的基础上,又将突出本科教育、建立导师制作为推进学校发展进步的生长点,使得学校影响力和感召力得以进一步增强。很显然,一所开始以神学为主体学术导向的地方性私立大学,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世界性成就,就在于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将创办一流作为不息的动力。

一流是办有特色大学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国家的不同大学,造就了不同的办学风格,生成了不同办学导向,但不能由此就否定有一流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此,我们也需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一是关于一流的标准体系是动态的。不能绝对地将所谓教学、研究、文化、服务社会的标准固化,既要尊重已经生成的并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推进的标准化建设,也要从我们探求新办学理念和方式中,去总结新的标准体系。二是要特别尊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生成。客观地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早先是更多地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标准确立我们的办学定位的,但随着我们办学实践和理念的新发展,我们也产生了许多可供世界分享的经验和举措,这同样也应当纳入到一流评价目标中。三是在确立价值导向的差异化标准。一个国家的教育教学与一个国家的制度伦理紧密相连,办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办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所有这些,都因国家制度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走向。但这种差异同样也不能丢弃一流标准的认同。如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的公平功能、大学服务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些都有着很强特色性要素,但这也有着确定高和低的标准,只不过是进行比较的参照系不同而已。

特色是一流的前提和保障

一流作为一种大家共认的教育标准,其实是不可能单独地存在的。这就如同我们讲水果总是由苹果、桔子等组成的,而没有一个真实活态的叫水果的会出现在世界上的。当我们讲在办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时,事实上就已经打上主体的现实诉求和价值导向烙印。在现实中可能我们为了实现大家都认可的一流目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淡化我们所立足的土地和文化,而这无论如何又是抹不去的,并且又构成了一流的最具体的表现形态。

一流植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价值观。这一教育价值观当然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有着深刻内在的联系。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的现实创造又是由文化精神引领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代代人才,去改造现实世界。这一过程也就是人类进步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大格局来看,不同国家走出不同的文明之路,正是由于他们人才培养的文化基因不同。历史证明,一所大学办得越好,越是由于这所大学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使命,坚守本民族的价值追求。离开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特质,一味照搬照抄别国的办学精神,是不可能达到一流目标的。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这也意味着我们创建的一流大学,我们进行的人才培养,是离不开养育中华民族生长的文化基因和特质的。清华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追求,这是这所大学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安身立命之本,是他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我们经常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同样,越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大学,越能在世界一流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流植根于国家道路和发展需要中。大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任何一所大学成功,都是因为这个大学以不同方式很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当今世界,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及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需要不尽相同,这规定了不同大学在如何进行大学与社会的对接点上、聚焦目标任务上各有不同,这当然也就构成了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义。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和社会地位所以能在世界一流大学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在于斯坦福大学深切意识到,大学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了解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必须引领时代的创新。他们与硅谷的深度融合,他们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之间打开的一条绿色通道,正是其最大的办学特色,也是其能够成就一流的最为自豪的地方。北京大学在其一百多年办学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关注国家民族的走向和使命,并融入到其办学定位和任务中来。正如有一位海外学者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如北京大学那样,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需要如此息息相关。笔者以为,北京大学这种将民族大义、国家道路融入办学方针和定位的做法,毫无疑问,构成了其冲击一流的最大的特色和底气。

一流植根于大学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基础。无论是中国的大学还是世界的大学,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不同大学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路径、历史特点及现实优势和潜力,这正是这所大学办学特色所在。麻省理工学院在建校之初就以自然科学和工程学见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建设投资又进一步带动该校的工程学、建筑学的发展。这所大学所以能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独领风骚,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从学校本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和需要出发,不盲目设定重点学科方向,不盲目在规模上做文章,持之以恒,终有成效。应当说,中国的大学包括地方高校,在其办学历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和现实优势,这些优势是这所学校独有的,是走向一流的起点。各个学校应当好好盘点这些历史和现实优势,并冷静分析自身的不足所在,扬长避短,独辟蹊径,通过将自身的优势特色最大化而不断向一流迈进。

在改革创新中推进一流与特色的融合

一流与特色既是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同时两者又具有互为前提、相互贯通的统一性。现在我们要做的最大工作,就是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两者的融合,从而使得中国的大学和学科能尽快进入一流行列。

在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推进两者融合。在发展中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办学和管理体制,发挥后发优势,不断推进大学治理的现代化。目前,在我们的办学实践中,各个学校上规模、铺摊子、争升格的冲动还比较普遍地存在,急需要我们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来转变我们的办学方式。要通过进一步优化学校分类,不断强化学校应用特色,不断强化高校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要通过优化高校财政拨款机制,侧重于国家和地区对高校的战略需要,侧重于高校的特色优势,科学设计拨款标准和方式;要通过进一步优化评估体系,对各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精准化评估,进行分级、分区域的指标体系构建,使得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特色化办学中更有驱动力;要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质量体系建设,鼓励各学校创新队伍建设内涵和方式,使更多的优质人才成为学校建设的生力军。总之,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政策引导,才能保证一流与特色在实践中真正对接。

在立德树人、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中推进两者融合。人才培养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具有核心地位。我们可以进一步延伸地说,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这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又处于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从大学的定位和使命来看,从国家和人民对大学的期盼来看,最为重要的就是看大学能否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恰恰在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我们的高校并没有在实践操作上将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对待。我们要从办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要把思想道德素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视角,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使学生成为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脚踏实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惟有如此,我们一流目标的实现才有可能。

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进两者融合。大学本身是由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区域的人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共同体。这是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共同体。大学只有打破封闭,使学术观点相互交流、相互碰撞,才能产生真理的火花。从教育的源头来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所产生的教育思想,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流对话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讲特色和一流,是建立在国际化背景基础上的。要通过扩大开放,互学互鉴,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办学特色;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培养更多的学贯中西、既了解国情又有国际意识的现代化人才;要通过跨文化、跨国别的交流,共同探讨创建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基本规律和走势。总之,我们只有在国际化的交流交往中,才能使得特色和一流更进一步的整合,达到“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办学境界。